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祭祀

(2022-04-02 10:36:03)
分类: 其它

外国人信奉神,他们认为是神给了他们一切。所以他们常做礼拜表示牢记神祇之言,忠于神明。

中国人信奉祖先,因为我们认为是祖先给了我们一切。所以我们在相关节日里祭祀祖先。朱伯庐所著的《朱子家训》里说道:“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中国人祭祀祖先的日子一般有新年祭、清明祭、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去世周年祭、生辰纪念,古代还有上巳节等等。通过这些日子的祭祀,告慰逝去的亲人自己还在深深地思念着他们,自己靠他们的庇佑日子过得比以前好,给他们送“钱”,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上幸福生活。通过祭祀活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教育年青一代尊老、敬老、爱老。

祭祀是一种孝。历代以来,“以孝治天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历来一直把孝顺父母或祖先的这一行为与理念放在首位,有时候甚至把“孝”这一理念推送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在社会上往往是受到尊重的,有些人甚至可以因为这个践行“孝道”而做官,跻身公务员的行列。可见,古人对于孝道的重视程度。古人在亲人逝去,有守孝三年之规,历代朝廷都对此十分支持。不论你做多大的官,如果父母不在,守丧期间,都要在他们墓前结庐而居,在坟边自种自食,一亩三分地刚刚能够供养一个成年人的生活,朝廷是对这一亩三分地是不收税不纳粮的,现在人们常说的一亩三分地就是由此而来。在这守孝的三年之中,不能参加宴会或者应酬,夫妇也不能同房,甚至家属也不能生孩子。三年孝满才能官复原职,才能参加社会活动,过正常人的生活。

对于守孝三年这一说法,孔老夫是这样解释:每个人生下来之后,三年之内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而在这三年之中,也是父母养育一个孩子最辛苦的三年。当父母去世之后,作为子女,最起码也要报答父母这三年的养育之恩,因此,有必要亲身体会一下,父母在养育自己那三年之中所受的辛苦。这些习俗,若是放在今天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没有哪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能够专门为你留三年,所以,守孝三年的这一行为,在当今的这个时代,很难做到。但是,祭祀是可以做到的,祭拜逝去的父母、祭祀祖先所占时间不长,都能做到,如今的节日祭祀就成了一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

祭祀的供品是有讲究的,一般讲究单数,单数就是阳数,阴人用阳,阳人用单。祭品如果是双数,有凑数之嫌,是非常不吉利的。其次,祭品一般准备五种,有五福俱全之意。有香烛或(香),有素酒,有纸钱,有供养,有先人生前的喜好(如香烟)。其中,关于纸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冥钱,是要烧给逝者的,以便他们在阴间有钱花。不过现在多数地方都以鲜花代替(菊花、百合、康乃馨)。如果烧纸钱的话,一定要焚烧干净,这也是有讲究的。关于供养,也有讲究。清明祭祖的时候,一般要带这五种吃的——苹果,子孙后代平安,红色为佳;橙子(橘子),谐音“成”、“吉”,后代诸事顺利;香蕉,元宝状,招财进宝;糖果:甜甜蜜蜜;饼干:后代“有饭吃”。古代是用五谷,现代一般都用馒头、饼干代替了。祭祖的时候,忌用牛肉、狗肉、鳗鱼、鳝鱼、苦瓜、冬瓜、食用过的食物、空心的食品等。一般来说,在供奉仪式结束或者香火燃尽后,可以把供品留在墓前,也可以带回去。多数地方的风俗是把供品分食掉,俗称“分福”,或者说是避灾。这样一是避免浪费,二是有食用供品可以“沾福气”的说法,尤其对子孙有好处。

祭祀讲究时间。一般大型祭祀,要提前七天沐浴吃素,洗净全身,虔诚祷告,然后再祭祀。清明扫墓并不一定非要在上午进行,一般在上午8时至下午3时之间都可以,这是这一天阳气升旺的时间,是我们祭奠先人的最好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固执
后一篇:三月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