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房子】心灵的房子

标签:
心灵的房子随笔 |
分类: 我自倾杯·随笔 |
心灵房子的命题,脱俗,骨骼也是清流般的。
至少,他让人想到的都是干净的物欲和爱。
---题记
一、遁世
相信许多初见“心灵的房子”这几个字的人,略作沉思后,大多会让心灵遁世。
“遁”有逃避、躲闪的意思,再加之心灵二字,这逃避与躲闪之间就凭添了一些唯美。
素衣而坐,以朦胧的江天为背景,点墨于江心或山峦之处为小筑,再择取三分月色不至于失掉人间尘色,间或绣些翠色,拈些虫鸣,可安身的地方已然似方壶胜境。假使这些不足以慰藉心灵,再流些筝韵,织字如碎银撒入江中,唤些朴素的风,心灵之所向,已然高出月亮的白。
隐遁于此,即使只一个昼夜,也无所憾了吧。虽然是浮想的构筑,要紧的是,喧嚣得以搁置在对岸,此岸之后,身心以此为引,淡泊久驻,花信迭至,不惊穿林打叶声,只消吟啸且徐行。虽流泛于空想,但这种想极干净,干净得像怀揣着失传已久的格律的清客,踏着清音,携一卷长轴和脱口而出的小令,就着月色夜夜向着此地出走。
出走一次,灵魂高贵一次。
此种是凡情,多数人如此,我亦如此。
二、出尘
时光如果可以有个界线,道袍或者袈裟披身的刹那,时光就被齐刷刷地剪开。
仔细聆听世间各种音色,仿佛只有诵经声与晨钟声尤如天籁,即可涤尘间万象,又可静人心扉。无需打磨名利,创伤用以修行,瞌眼能入弥陀世界,眼帘之外,已属万千不屑的幻像。
我常觉得他们够绝决,也会觉得他们就是莲花塘里的一尾尾鱼。
他们日日在泅渡,向着大光明云和慈蔼容颜的方向,一朝花隐去,一朝燕绕梁,这样大的尘海,只有莲花可以朝着“家”的方向导航,所以洪荒时候,人们就在莲里悟出了佛性。
隐得深,可以是茅草屋和闹市,隐得浅可以是大堂庙宇和山野,这以后,渡江的人与莲活成彼此,梦里,恍若一世;梦外,已得地老天荒。
此种略高,少数人如此。
三、心灵之约
想起一首诗:“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类似的他们是尘间的神,是神界专食人间烟火的民子。
江湖风雨大,把江山万里藏在胸中,把人间真情刻在江山万里之途,能尝三江四海水,能涉水路能攀野径,他们是传奇。
处所,已然无关紧要,无所谓水草是不是丰美,无所谓房子是不是临江而立,即能蜗居于词语间,也可匍匐于朝圣的路中,闭上眼,他们看到自己躯体透明,无形而居,无缚可缠,欢喜的是心灵之约,而俗如我们,看到的是,一层层绽裂如菊,越向里越似堪破世情的格格不入。
此种,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