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闲着无事,看新闻说王宝强获影帝了。是《HELLO,树先生》。
偷得浮生半日闲,决定瞧瞧。瞧完了,留几个字,算是交待吧。
二
树是一个人名,没冠以姓氏。是典型生活在生命夹缝里的卑微的小人物。邋遢、懦弱,当然也有他自身的闪光点,比如一点点的正义感,一点点的责任感,但在整个片子里,这些优点都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在他这个人物上,导演赋予了树很经典的动作:两个手心向前,小臂微微上扬地走路或跑步,再加上不自信时的尴尬,频频摸后脑勺,整理衣服领子,这些小动作无疑界定了树是个无法与命运抗争的小人物。
谁会相信,这么个鲜活的人物,在我的初中同学中真有一位与他极为相近!走路的姿势,不修边幅的样子,还有草窝似的头发,连想“要”点尊严的方式都那么类似!
有些情节印象深刻:
树给小梅发的短信:
“相思是病,相忆是酒,
你就像那烟酒搞得我烟不离手,酒不离口。”
“你知道吗?
当我们相视的一刻,
就是世界最美的瞬间,
就算给我个村长我也不当!”
小梅:“跟你爹妈说,咱结婚吧”
树:“结婚是我的事,为啥先要跟我爸妈谈!”
小梅:“你看他们有什么条件嘛”
树:“让别人决定你的命运,那不可悲吗?那把你的命运交给我吧”…………
虽然俗,但影片行进至此,我挺惊讶的,树这样的一个人,爱起来也挺洪水的。看来爱情永远是最美的,美到那情确发乎于心,这个时候随便拈些个字就成了悦目愉心的情诗。
看到这时,我真的是会心地笑了。
三
这部片子也很魔幻。尤其是树大婚当天以后,所有的叙事风格突然180度大转弯,诡异甚至荒谬。
应该怎么说呢,现在回忆起来,我是在惊悚、纠结、不安、迷惑里看完的。思考是长长的……
树后来发现,他能通灵。
他说21号停水,21号就停水。他对贾总说:我们要抢先登陆月球,要充分利用煤矸石,并且算好开业剪彩的日子是13月18日8点,13月啊,呵呵,这不具有讽刺意义吗?这是对末世荒芜的预言吗?
树的灵魂一半在天上,一半在地下。正如那句“人格不稳定”。
他总能看见已去逝的父亲披着黑大衣。那一团在旷野里摇曳火苗。夜里突然被打开的教室的门,他手中折断的粉笔,骇异的表情,并一个字的台词“爸”。
他那曾被二猪抵毁过的尊严的压抑,也是凭借“通灵”才得以让二猪以同样的方式来得以渲泄。除了悲凉便是无奈。如果说树的通灵能挽回一些尊严,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所有卑小的生命,面对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又
该何去何从?
我隐隐感觉,或是导演或是编剧或是谁,此时他们的内心是慌乱的,迷茫的。
树的未来生活注定是不幸的。
树借着酒劲儿,质问二猪私占自己家的地也不打声招呼和接下来下跪给二猪赔礼道歉,婚前与弟弟的撕打,进城后目睹艺馨夫妇的争吵。“给哥个面子”这话的背后,树无论如何也是撑不起哪怕是零星的尊严。而后影像里殷红的画面,渐渐远去的人们,悲凉的配乐,感觉想要挣扎却伸不出手和脚。影片的跳跃如此大,正如树从此以后跳跃的生活轨迹和他说的“人活着真没意思”。
至于片尾树与小梅,说句实话,没太懂是什么意思,甚至好几次,我自己都纠缠不清是在梦境的叙事里,还是在现实的叙事里。
四
另外,小梅也是个悲情人物。她与树的结合是两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结合。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他们是在被逼到社会边缘后,无奈的选择了对方。
她的两个表现,一次吸烟,另一个是结婚当夜。她已然不是所谓的“良家妇女”,她与树一样,被社会嘲弄,然后被遗弃。人们的向往总是习惯朝着真善美发展,但现实忒残酷了,残酷的感觉不到一点温暖。在这个时候,想像一下美好的生活前景都显得那么奢侈。
五
大概所有看过的人都会说太现实了、太抽象了、太魔幻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里总是充斥着一种无奈的、黑色的幽默和逗人发笑后的心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兀自坚持的、卑微的、脆弱的小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被我们忽视,但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尊严与无奈,会触痛谁的神经就不得而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