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心一评

(2010-04-17 10:58:01)
标签:

万顷烟波

山隅

河岳

七绝

江海

分类: 灯花漫笔·诗词

http://free.getbbs.com/Upload/201003/634046856747052717.jpg

这期作业,梅师姐已粗略评过,在她的基础上我再逐一说点个人心得。因本人才疏学浅,实无能力面面俱到,如有点读不当之处,会心一笑,不过文字游戏。各位海涵,海涵,海涵……

七绝·题图

五月雪飞

轻舟一叶落寒川,岸柳绵绵抵碧天。
    风起他时江海小,远帆直挂可行船。

[评]

“轻舟一叶落寒川,岸柳绵绵抵碧天。”起句漂亮,承的紧密,点题。“落”字妙。“碧”字可酌。一是与前面的“抵”字同韵,音感稍有不谐,二是如您所说不切图。可否换为“暮”或“颢”?再商。

“风起他时江海小,远帆直挂可行船。”三句一转,四句结。用师傅的话讲,意思有,但没充分表达出来。“江海小”“江海渺”?感觉结句还可再酌。

 

七绝·题图

文/梅岭雪

望处迷离好似秋,高空野树各悠悠。

近红远绿寥无敌,万顷烟波一叶舟。

 [评]

这首读了好几遍。图中景物尽得。

“望处迷离好似秋,高空野树各悠悠。”起句言图中季节及景物,大景,实景。

“近红远绿寥无敌,万顷烟波一叶舟。”实景,具体。此诗从章法结构上无可挑剔。用词精准。神怡、空旷

个人觉得,如果第三句不实写,或转而抒情,结句用“万顷烟波一叶舟”一收,会更好,得景得情,妙文。

 

七绝·题图

文/流云

其一、

且放闲心到碧湖,趁春胜处尚山隅。

烟云不解其中意,付与空濛自在涂。

[评]

整首轻快。

“且放闲心到碧湖,趁春胜处尚山隅。”起句已交待到碧湖了,但心又另有所向?(山隅)接的不太紧密吧?师姐?

“烟云不解其中意,付与空濛自在涂。”美。可惜整首读完后,感觉是作者亲历春游而作,并不切题,所以按作业要求,不符。

 

其二、

只道垂舟身自娱,何如河岳泛游呼。

啼鸣到处花开眼,不负东风春一图。

[评]

这首与第一首一样与作业要求不符。

“只道垂舟身自娱,何如河岳泛游呼。”是表达垂舟自娱自乐,何不如一起到河岳之中泛游呢?这句感觉有些地方用字还需推敲。比如“身自娱”。

“啼鸣到处花开眼,不负东风春一图。”不错,喜欢。

 

七绝·题图

文/无弦琴

一堤斑驳掩江川,依约波光接远天。
世路不平我心阔,和风静水好行船。

[评]

这首无弦师姐后来改过,我也是从师兄那里看到,所以整首搬过来。

改后比原来那首精致很多。

“一堤斑驳掩江川,依约波光接远天。”叩图,句中未题具像,其景尽在句中,很得笔力。

“世路不平我心阔,和风静水好行船。”三句突兀,与上两句间隙大。“我”“心”字出律。“心”字应仄而平。“我”字如果取仄声,则三仄尾。不过也有种说法,三仄尾无关大碍,须防三平尾是真。三句稍含蓄些或许会更好。结的不错。{(中)仄平平仄平仄。此为特殊句式,在唐宋格律诗中极为常见。多见于七绝的第三句和七律的第七句。与“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一正格出现的频率几乎相等,且同样抑扬顿挫,音韵和谐。也应视为正格]多见于七绝的第三句、七律的七句。于晓梦博赏七律·春日四海行中得。

 

七绝·题图

文/葵花

山色空濛碧水平,小舟一叶岸边行。
    但猜云海林深处,时落飞花绕鹤萦。

[评]

梅师姐粗评:中间两句口语话,不是诗语。

 

    应朗润君意,再涂一首,会心一评

七绝·题图

文/葵花

    堆烟杨柳满堤倾,一叶扁舟湖面横。
    底事扶桨临碧水,似闻弈子啜茶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七律·珍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