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时怀念“好男不和女斗”

(2019-01-14 10:24:51)

有时怀念“好男不和女斗”

大民

网络上经常看见男女打架的视频,看见女的吃亏了,难免会有些不忍。有时女子被抱摔,然后用脚踹脑袋,感慨世道真是变了啊。今天有个视频是饭馆里起冲突,一大185厘米以上的壮硕小伙子抡圆了椅子结结实实砸在女生的头上——尽管这女生的确十分嚣张,还是心里哆嗦了一下子。后面的情节是可以想见的:如果女的重伤,男的一辈子不清净;要是死了,怕是要判重刑甚至死刑。饭馆里能有什么事情可以用生命作代价去换呢?

就想起“好男不跟女斗”的古话来了。这句话传承几千年,深刻影响了中国人。保护女人,从男人做起。不管多么跋扈的女人,多么咄咄逼人,多么登鼻子上脸,多么唾沫横飞、祖宗八代骂不绝口……在男人面前还是没有体格上的优势的。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男女双方,各自退让一步,各自找个平衡点。男人想到“好男不和女斗”的俗话,就可能率先迈出退让的一步。如果女人也能想想“反正我也打不过他,好人不吃眼前亏”见好就收,也许一场流血冲突就会化解于无形。

很多情况下,打架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发泄手段,发泄完了就完了。有时候打架的当事人事后也会奇怪:当时怎么会那么冲动。对,冲动是魔鬼,事情过后要后悔。相比较而言,对骂比对打好一些。如果必须发生一场冲突才能解心疼之恨,我建议对骂,不要对打。传统时代,农村妇女的骂街是有观赏性的,甚至农村妇女之间的对掐、撕扯,也有一定的观赏性——至少不会让人感觉惨烈。多数情况下,女人打架男人是不能介入的。这时候男人正确的做法是用自己巨大的体力优势,把两个女人撕开,中止她们的冲突。觉悟不高的男人会拉一个偏架,让自己的女人赚点小便宜,作为必要时候请功的硬件。所以,那时候两个女人发生冲突造成重大伤亡的情况极其罕见。

会打架的男人、女人都是在人前开打——有人围观,就会有人劝架,自己就会有台阶下来。不至于达到筋疲力尽、两败俱伤,悻悻而归。没有第三者在场的约架,也叫决斗,中国人不喜欢,危险性太大。除非有决胜把握。

劝架也是艺术,也是文化。民间不提倡女女之间发生冲突,男人积极介入的,拉架(劝架)是个美德,平事需要威望,不论什么起因,优秀的男人发现自己的女人跟别人的女人发生了肢体冲突,总是把自己的女人拉出来,保护下来,然后进行公开的说服教育,或者声色俱厉地训斥几句,以平息对方的怒火。

随着个人主义思潮的入侵,人人都膨胀了欲望,张扬了自我,“绝对不吃亏”就成了很多年轻一代的人生信条。吃亏是福、百忍可成金、忍耐以养大气、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得饶人处且饶人、处事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之类的传统理念逐渐消失了。这时候,你想看一场“优雅”的女女对骂都困难了,你看到的是针尖对麦芒的肢体冲突,是你死我活不计后果的血拼。最后有人赢了吗?没有,一时的胜出要用一生的创伤去换,的确不值得。

社会貌似在进步,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变得野蛮了。这真叫人困惑。看客文化的变质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传统社会,围观打架其实是由一些不成文的规矩的。打架的之所以不约而同选择人前开打,就是希望有人劝架,将自己拉开,又不至于过分伤害。变质了的看客文化则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是不见流血不过瘾的,是极端冷酷残忍的,是喜欢追逐凶杀、暴力、残忍的。所以在很多打架冲突中,看客的不作为,甚至煽风点火、鼓噪起哄也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智能手机普及了,人人都可以随时用手机录像、拍照。传到网上还能引起围观、点赞,还有经济效益:既然人人都忙着为自己的访问量寻找更加刺激的噱头,既然围观都可以赚钱,谁舍得去调停、熄战呢?

人类技术上已经进入量子时代,思想觉悟还在史前。人类没有办法不冲动,青春期的人类更是如此,尽量减少打架,鼓励当文明看客,能做的依然是文明教化、法制教育。法律不为酒后闹事宽限,当然也不会为一时冲动开绿灯。对妇女儿童下狠手,任何情况下都是野蛮的。如果你实在管不了内心深处的那匹野兽,请记住“木匠打老婆——手下有分寸”,把人身伤害降到最低,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伤别人多狠,伤自己就有多重。

201808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