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说你可以做家长?
(2016-06-17 12:16:29)你凭什么说你可以做家长?
大民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家长几乎是天生的,绝大多数健康男女都可以繁殖后代、成为“家长”。但是如何把生物学的人,变成“社会的人”,就需要大量的后天学习、实践和摸索了。这个过程叫作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基本上就是把生物学的高级灵长类动物进行社会化的过程,让人成为在复杂有趣的社会活动中实现自我,感觉快乐、造福别人的“大写的人”。
能做生物学的家长的人,就一定能做好社会学的家长吗?答案当然是:否。这个过程不能遗传,无法无师自通,需要艰苦的、长期的、深刻的、创造的学习。遗憾的是,家长只知道给孩子报班,报形形色色的班,花滔滔不绝的钱,很少有人想到给自己报班,或者给自己学习的机会。不少家长以为,自己不会当家长不重要,交给老师就可以了。家长就是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吃饱穿暖基本够了。家长的自我修炼处于一种自在状态,可以可无,放任自流。有的家长阅读了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刊文章,有的家长观察思考善于学习,也有的家长因为忙于工作,完全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稀里糊涂生了孩子,稀里糊涂管教孩子,稀里糊涂随波逐流把孩子养大了,有的成功,皆大欢喜。有的失败,悔不当初。有的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敌人,家庭的敌人,社会的敌人,最终成为人人鄙视唾骂的坏人。
传统社会里有一种“不是家教的家教”。什么意思?传统社会聚族而居,子嗣成群,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传承不已的教子经,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规,读书识字、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这些社会化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长大了也能为人做事,出官入相,完成一个相对完美的生命过程。家庭组成家族,家族组成群落,群落组成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儿。大同小异的文化圈儿组成了洋洋大中华儒家文化圈儿。什么是宗法社会呢?什么是家国情怀?这就是了。
现代社会到来,这种不是“家教的家教”消失了,因为这种封闭、稳定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消失了。这时候,每一个家长都承担着教育子女重任的家长,都面临着支离破碎、无所适从、茫然失措的“大环境”。怎么办呢?
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的“家庭教育”横空出世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纷繁复杂,各显身手。总有一款适合你,怎么选择,看你的智慧和运气了。撞上好的理念和方法,一头扎下去,成就和谐家庭、优秀儿女,人生一大幸事也。运气不好,遇上错误的理念和方法……你懂得。
2016年初,北京冒出一本畅销书,《清华学爸教子经》,爸爸的“爸”,不是学霸的“霸”,是一本适合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的书。作者老温是中国大唐电力的工程师,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找到我们日记课题组长刘加民老师;刘老师建议他们写日记,爷俩都写。他们采纳建议,马上行动,每天都写一点,一直坚持到今天。今年,儿子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进入大型国企工作,非常省心,也优秀,同时是西城区家委会的会长,成为小有名气的教育达人。
他是山西农村出来的,兄弟六个,他是老大。其他兄弟都没有考学出来。但是他的十来个侄子侄女,在他的正确方法指导下,都健康成长,成绩优异,读了本科、研究生。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教育佳话。
2015年,日记课题组长刘加民建议他出书。他是理工科背景的,对写书没有信心。刘老师说,把你的日记当中关于孩子、关于自己如何跟孩子交流、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成长和学生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篇章找出来,我帮你润色。于是他就这么做了。人民日报出版给他出版。不到三个月,已经卖掉两万册。这在当今图书市场普遍萧条的时代,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老温的书卖得好,人也很好。他讲课、写书,都没有高深的理论,都是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都是可以照方拿药的鲜活案例。你上网搜一下,书名《清华学爸教子经》,到处都是他的讲座和他的书,还有的网站录制了他的讲课音频。如果我们学校也有家长委员会,我觉得可以请家长来听听。
马上暑假了,都忙着给孩子报班,其实家长同样需要充电。家长多懂一点教育,老师就可以少操一点心,就会快乐成长,成才成功,快乐一生,幸福一家。
(培训、买书都可以免费推荐。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