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孩子上大学是一个快乐典礼

(2013-08-20 10:33:26)

送孩子上大学是一个快乐典礼

送孩子上大学是一个快乐典礼


文/大民


每到大学开学的日子,媒体上就絮絮叨叨说家长送孩子上大学的事儿,成为一个有趣的现象。校园里人头攒动,大包小裹,一个孩子,三五个家长,甚至爷爷奶奶姑姑叔叔也来了。去年武汉科技大学出了个“齐全哥”,88岁的姥姥也跟着来送行。还有十几个行李箱,全是日用的东西,甚至卫生纸也准备了4年的,这不2013年北京的几个大学要开学了,校方开辟了“绿色通道”,只需学长迎接,不许家长跟进。美其名曰是为了培养“自立理念”。

大家议论的焦点无非是:一、如今孩子太娇惯,连上大学都要家长陪送,将来如何走上社会。二、如今家长有些贱骨头,快二十岁的孩子了,还是这么抱着哄着,不给他们锻炼机会,又如何长大成人。三、中国教育出了问题了,孩子不理解家长苦衷,不明白家长难处,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诸如此类。

我如今说这件事情,是因为刚刚认识了一位送孩子上大学的朋友。其实,他家在天津,北京来了无数次了。思想开明,见解深刻,也是评论界的牛人。他说他不仅开学那天要亲自送孩子上大学,甚至孩子考上的那所大学,此前也去过很多次了。我说:“开学那天,似乎不大有必要送了嘛。”

出乎预料,他的回答是:“当然要送,那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看看那横幅,那些兴奋的家长和年轻的面孔,看看上辈子做梦都不敢想的大学,在里边走一走,是一种不能复制的人生感受。”

我把媒体上地议论说给他听。朋友笑笑说:

“那都是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的胡说八道。或者年轻不懂事,或者已经很老了,不理解这份心情。有什么不好啊?我就一个孩子,考上大学是大事情,而且是天大的喜庆事情。我愿意这喜悦无限期延长,细细品味,长久回味。十几年了,从呱呱坠地,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多少个寒来暑往,披星戴月。如今收获了,我高兴一下,过分吗?那些个说闲话的人,等他的孩子上了大学,肯定也是妻儿老小全家出动,送到大学校门里来。”

我比较理解这些家长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真的是一种十分真挚的人性流露。可怜天下父母心,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如今迈上了关键性的台阶之后,这一份由衷的心情当然要表达出来,宣泄一下。“送子上大学”,天下第一光荣,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这份压抑了、渴望了十几年之后的情绪,如今一朝释放,那滋味真的是无以言表。

这跟孩子不孝顺、家长贱骨头、应试教育让孩子不自立、素质教育很欠缺,等等,没有一毛钱关系。

其实,在开学报到之前,考生们的家长和乡亲们,就已经开始大操大办,大宴宾客了。这可以说是一项新民俗,跟结婚娶妻一样需要重点庆贺。这也没什么不好。我愿意浪费,我愿意表达,我花几万元摆上几桌请亲朋好友喝一杯,——而且是为了孩子有出息了,有什么不好。这是我的个人空间,这是我的天赋人权,这就是平凡老百姓的觉悟!这就是健康务实的小日子!云南省某企业赞助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包专机来北京上大学,去年就被媒体批评了,今年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真应了那句话:“开自己的心,让别人嫉妒去吧!”他们要表达的就是树立一种重视读书上进的社会风气正气,让千千万万读书郎眼红心动,化羡慕为力量,变消极为积极,树立远大理想,争取人生辉煌。过去中了状元举人还要披红挂彩,招摇过市呢;古典诗词里,多少文人留下“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样的妙句。没有强力的精神支撑,十几年寒窗熬不下来的,半路上就去网吧里逍遥了。

今天孩子考上大学了,就是要让全地球的人都知道!有条件的要送,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送!因为经济贫困而不能与家长一起分享报到大学的快乐,是一种多么悲哀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如果你到现场看看,感受那气氛,观察那面孔,就会发现,送孩子上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快乐典礼。送人的家长开心,被送的孩子也开心。因为孩子们非常清楚,他给整个家族带来了荣耀。如果你孩子还小,如果你还没有机会体验这个过程,参加这个独特的典礼,那么你只能隔靴搔痒、隔岸观花说些想当然的批评,发一通自以为高深,其实非常浅薄和无聊的议论。

我也“上纲上线”一回:

真正的和谐社会,就是让每一个公民都保留一个小小的个人空间,能够自由表达自己心情和意愿的社会,只要不违法就是合法的,只要不违反常情常理,就是正确的,好的,谁也管不着,说三道四的人一边凉快去。


(关注热点,深度透视,欢迎平媒做专题。作者联络at_larger@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