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人缘何如此多情?

(2010-09-25 13:29:44)
标签:

北京

人情

集体利益

温情脉脉

一纸空文

文化

 

 

多情必为情所伤 

大民

 

中秋节前夕,在下领教了中国人“多情”的奇观:满城都是送礼的人,大街小巷大车小辆,满载着各色礼品,风驰电掣。限号行驶无效了,交通都拥堵了。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全国的各种类型的“人情”汇聚于此。那几天,来北京送礼的车辆暴增,北京的道路交通几乎瘫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送礼的人,无非是曾经、正在和将要求人的人。所谓礼尚往来,你来我往,无不连通着利益和得失。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送礼给我,无非有求于我。我还礼于你,无非曾经接受你的帮助或者施舍。

“人情”,貌似平凡的字眼,在中国本来发达,如今快速升温,说明了这个国家的制度建设还有太大的空间。规范操作不成的地方,人情就有了生存空间;公事公办的地方少了,人情的温床自然就风调雨顺。

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充满辩证色彩的中国智慧,是必须久经沙场、历经百战、才能逐步学会、掌握、发扬光大、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的。

当所有的社会资源都转变为每一个个体的与别人发生关系的交换条件,这个社会是很可怕的。任何一个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事情——本来是职能部门的义务和责任,如今,也要用人情来解决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早已经司空见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我都懒得举例了。在中国,“有人”、“找人”、“路子”、“人脉”之类字眼无不连接着“人情”,连接着利益,连接着对制度和规范的伤害。

其实,在节假日送礼还是比较可爱的,往往是比较小打小闹的人情,多多少少有一点“情”的成分,这跟教师节学生给老师送个卡片,送束鲜花,甚至一二百元的购物卡一样,会给人一点点温情脉脉的残留。在这样的小打小闹里,为了维持正常的交往而产生的“日常维护”,单笔代价小,但总量也不菲。真正的违法乱纪权钱交易,是不论节假日随时可以发生的,只要“时机”出现了,就可以通过交换权利来解决。这超出了“人情”的范畴,但是从人情出发,由人情铺垫,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最后,它会成为大贪大坏、大奸大贼、严重危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甚至生命的“恶行”。

人情繁盛的地方,“公事公办”,就成了难得的奢侈品。“照章办事”,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不仅仅是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即便是健全了,人的素质上不去,文化的内涵不纯净,也很难得到贯彻执行、有效运行。

大家都多情,都痴迷人情,最终却为情所伤,陷入人情的酱缸不能自拔,什么都做不成,做什么都低效。唉,受伤的还是这些“情种”。

2010/9/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转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