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头哥哥
大头哥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49
  • 关注人气:1,2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央视女记者

(2008-06-09 07:29:24)
标签:

奥运

女记者

负面新闻

央视

张泉灵

杂谈

  三个央视女记者

文/刘加民

 

在正在进行着的抗震救灾新闻报道中,中央电视台的三位女记者表现出色,令人难忘。相比之下,男记者似乎比较薄弱,我是一个也没有记住。

张泉灵,新闻调查类的记者,每逢重大历史事件,总是冲到最核心的部位。这次是直接从奥运火炬的珠峰传递直播现场去了灾区的。在极其艰苦的高海拔地区连续工作十几天,对一个女记者来说,生理和心理都是个考验。可是她听见灾情,顾不上休整,也顾不上一岁多的孩子,毫不犹豫就去了灾区。她伶牙俐齿,反应敏捷,语速很快,急性表达的能力很强,说起来滔滔不绝,一口气下来不打磕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晚会上,已经是深夜了,白岩松用电话连线的方式采访了还在灾区的张泉灵。张泉灵说:“岩松,我拜托您一件事情,我跟我爱人商量了,这次我捐10000元。您先替我垫上,我回去就给您。”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柴静,似乎是晚几天到了灾区的。她平时的特点是冷静、尖锐,一针见血。比较擅长采访负面新闻当事人。面对贪官污吏或者违法渎职的官员,她的追问咄咄逼人,相当过瘾。有时候把对方逼到死角,无处躲藏,只好耍赖皮或者缴械投降。比如她在采访陕西省镇平县长,那个著名的“盛世出老虎,呼啸振国威”的县长和林业局的领导,就是步步为营,针针见血,把那些自作聪明、无耻善辨的家伙问得唏哩哗啦。作为新闻采访,是不能有太明显的倾向性的,可是在柴静的追问中,经常是半个评论性的字眼不用,坏人自己就把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这次在灾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是比起张泉灵和李小萌,她的追问略显生硬,她的眼神和表情有些生硬。

李小萌的表现让我吃惊,她是老北京的孩子,给人的感觉就像邻家女孩。她面对采访对象时,把对方当成朋友,亲切随和之中暗藏智慧。2006年7月,我接受她采访,给“新闻会客厅”做了半个小时的节目。老实说,那是我第一次上镜,一想到万人瞩目的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难免有些紧张。李小萌一句话就把我放松了:“真的紧张啊,那怎么办呢,要不我拥抱你一下吧?”这次在四川,她好几次对灾民的采访,都十分令人感动。一位68岁的农民,离开临时居住所,往山里干,一路上过来的人都说别回去了,什么都没有了,都震平了。老人还是要去,哪怕就是看一眼。在老人弯腰重拾重担的时候,李小萌条件反射一般跑过去帮老人扶上肩膀,缓缓站起来。这个过程自然而然,令人震撼。破衣烂衫木讷呆板,在关键时刻却如此的执著而坚强,最底层的草根庶民,让这个富贵豪华的都市女孩感动得哭了,直播的白岩松也流泪了,观众也无不为之动容。

老实说,这三位女记者都不是特别青春靓丽型的,但是都有扎实的记者功力。重大新闻事件让她们忽然之间离开了播音室,离开了化妆师,换上了肥大的迷彩服,戴上了口罩,千里迢迢,风尘仆仆,来到了充满危险和脏乱的地震灾区,除了给人外形的反差,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看见了他们职业生涯中另一个侧面,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体现着高尚的职业水准,同时也塑造了自己,进一步中央电视台的美好形象。中央电视台因为这些优秀记者的表现,快速提高了自己的“品牌认可度”,前一段接连不断的负面新闻带来的斑点,从中央电视台身上悄然消失了。

三位女记者只有一点不足:不了解最普通的老百姓的生活,有些问题问不到点子上,把人家问得一愣一愣的,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但是看在中央电视台的面子上,乡亲们都比较礼貌对待。比如:“家里失去了这么多亲人,你心里什么感受?”叫人如何回答?毕竟生活阶层相距太远,平时难得有零距离接触老百姓的机会。这一点,在很多别的记者身上也同样存在。

三个名女人,很棒,不容易。

 

2008-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