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德国慕尼黑市政府如何有效应对慕尼黑枪击案?
德国时间2016年7月22日晚左右,德国慕尼黑发生了一起枪击案,一名18岁的德国伊朗人(双重国籍)在慕尼黑奥林匹亚购物中心持枪向民众射击,导致9人死亡,30人受伤,凶手随后也饮弹自尽。从事发的周五晚上到今天,事件的调查和真相已经清晰,警方确定属单人行凶并把该枪击案定性为精神错乱的行凶行为,和伊斯兰国没有任何关联。
笔者六月份曾去过慕尼黑,而且还在朋友的陪同下在此购物中心逛了将近一个小时,听到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内心尤感悲痛。
我可能是最早得知此案件消息的人之一,案件发生几秒钟后,德国警方还未到现场,居住在购物中心附近的一位朋友就发来枪击案的消息,我也随即通过微博和微信进行发布,虽然当时信息还十分模糊。为了能获得第一手信息源,这几天对此事进行了全面的跟综,不仅阅览德国各大电视台、报刊杂志等网站所发布的信息和视频,而且还通过当地朋友获取了大量的消息。
据居住在事发现场附近的朋友讲,出事后大约5分钟左右就已经听到警车声,同时上空出现直升飞机,出事后案件的性质并不明朗,警方最初认定凶手有三个人,执长武器作案,而且其中二个已经逃离现场,这对整个慕尼黑的居民都存在潜在的危险,所以慕尼黑反恐系统正式启动。在短时间内把凶手能逃离的路线进行了严密封锁,同时反恐级别再次提高,慕尼黑政府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市内所有公共交通中断,关闭了所有通往慕尼黑的高速公路,并让所有出租车司机停止接客,这些措施足以让凶手难以逃出城区。为了预防有组织的恐怖活动,对主火车站和市中心进行了预防性清场,并且在短时间内调动了二千三百名警察守城,计划在慕尼黑任何一个地方一旦发生不测,警察将在几分钟内到达,德国反恐特种部队GSG9也紧急赶到慕尼黑,多架载有狙击手的直升机盘旋在慕尼黑上空。
在警车到达出事地点的同时,多辆消防车也迅速赶到。警方首先封锁了案发商场,疏散民众,整个场面并未失控。民众在警察的掩护下没有急跑、哭喊,而是秩序井然地排队离开,对一些受到惊吓的目击者,警方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安排心理专家为他们现场作心理辅导,随后大多被送往医院进行深度的心理治疗。警方的工作有条不紊,受到了慕尼黑民众的广泛好评。这些硬性措施,同时也显示出慕尼黑市政府强大的执行力。
在软性措施方面,政府和警方通过网络和电台、电视等传媒和市民进行沟通,并且提醒市民:请待在家中,不要上街,已在街上的尽快离开。不但没有掩盖凶手持枪在逃的真相,而是运用德语、英语、法语和土耳其语在社交媒体,多次提到有二名恐怖分子手执长武器,可能逃离并进入市内,如发现有可疑之事之人,居民应该尽快和警方联系,并要求市民打开电视机关注事件的调查,同时不断更新事件调查进展,警方新闻发言人也通过电视台多次在现场进行直播解答,没有通过故意掩盖事实的方式来安抚民心。
政府发出了一系列反恐措施后,市民们纷纷响应,离开街道并待在家中,同时积极报案、提供各种信息,主动配合警方工作。在事发后六小时内警方就接到居民430起报案,警察几乎做到了在5分钟内到场、察看、向总部报告的高效率。警方对市民的报案,做到每案必查。尽管事后得知,没有一件和恐怖有关,但政府和警方也向报案的市民表达了谢意。
在案发后的六小时内,由于案情不明,凶手未抓,慕尼黑市民为了配合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居家不出、互相配合,几乎给警方提供了一座空城。由于慕尼黑公共交通被阻断,许多人无法回家,不少国外游客订不到宾馆酒店,在这种情况下,慕尼黑市民通过社交媒体设立了一个“offenetuer”(为您开门的平台,免费为无法回家及游客提供临时住所,许多饭店、宾馆、办公大楼随后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安置过来躲避的居民和游客。不仅慕尼黑当地的清真寺表示整夜开放给避难者使用,而且巴伐利亚州联邦议院也打开了大门,各地餐馆和商店都收容无家可归的人。
星期六凌晨,警方确认枪击案只是单人行凶,而且行凶者也已经饮弹自尽,政府随即解除了紧急状态,公共交通也开始恢复运营。人们对政府及警方公布的信息,没有一点质疑,第二天一早人们又纷纷走上街头。慕尼黑星期日阳光明媚,人们走上街头,该喝酒喝酒,该购物购物,生活照旧如常。生活和享受生活是慕尼黑人的座右铭,他们认为,行凶者的暴行无法夺走自己愉快的生活。
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政府官员包括警方并不是如何瞒骗上级,谎话连篇,一错再错地糊弄市民,开脱罪责,而是考虑如何紧急救助,如何为此事负责,并且公开事实,也和市民进行不间断的沟通。正因为德国政府及警方日积月累的公信力及执行力,在这危机时刻,广大市民并不慌乱、不制造谣言,而是给予了政府及警方足够的信任,同时密切配合为警方提供便利。当然,政府和警方也非常感谢居民的配合和协助。
在灾难面前,德国政府包括警方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德国民众对慕尼黑市政府的表现和慕尼黑警察的反应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这在德国并不多见,因为德国民众不习惯赞扬政府。德国总理默克尔称赞德国警察、安全和救援人员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色,同时也高度称赞了慕尼黑民众在关键时刻打开大门为陌生人提供帮助的乐于助人精神,正如她所言:人们相互关心和充满自由的环境是我们最大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个相互信任的社会,正是这样一个互信的环境才造就了民众对政府的信赖和相互配合。德国社会的信任关系和民众的高素质也由此可见一斑。
(原载于《羊城晚报》)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杨佩昌看德国 或直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