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拉维夫的最后一日,阳光明媚得有些刺眼,地中海边的风温柔而缠绵,天空没有云。整个城市简单,干净,宁静。他们说,这才是以色列正常的天气。你们第一天遇到的大风,一定是你们从北京带来的。只可惜,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开始要收拾行囊了。
还记得抵达的第一天。深夜到达特拉维夫,早晨拉开酒店的窗帘,窗外就是地中海。天未完全亮,海风呼啸,阴云密布,整个特拉维夫放眼望去,全是白色的小房子,有种末日的景象。
初来乍到,捧着地图,站在十字路口,有人从我身边经过,看到我迷茫的眼神,主动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大街上的游客不多,本地人也不算多,在最热闹的卡尔迈勒市场,男女老少牵着小车买菜。五颜六色的水果和蔬菜,充满了生机。却并不嘈杂。没有更多的喧闹声。所有的店主只是默默地站着,并不会嘶声力竭地叫卖。也许是亚洲面孔太少,我们经过的时候,会有店主和我们打招呼,却并不急于推销他们的商品。他们更关心我们从哪里来,听到“china”的时候,眼睛总是会突然一亮。
所有的食物都很清淡,他们用橄榄油。我吃很多,却并不觉得饱。
城市里很少看到狗,却总能遇到闲庭信步的猫咪,高贵而优雅。
街上没有太多的车,也没有物欲横流的商店,所有店铺的商品,只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没有更多。这座城市,把更多的土地、房屋,用来建造博物馆、艺术馆、剧场。
安息日,卡梅尔剧院,剧场外放着各式免费的点心和饮料,大家低声交谈,没有高谈阔论,更像是一个好朋友之间的沙龙和聚会。步履蹒跚的老爷爷搀扶着老奶奶,穿得很考究,老奶奶带着珍珠项链,满头银发一丝不乱,发尾别了一枚古典而精致的发卡。
在雅法,看到一栋很古老的木屋,出于好奇,透过雕花的窗户,发现里面的人都在聚精会神的画画。那些画,美得惊人,浓郁的油彩,在画布上散开,像热带的森林与海洋,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力。一个长得像爱因斯坦的老师发现了窗外偷窥的我,召唤我进屋。这时候我才发现,里面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和老太太。他们说,他们只是在业余时间学画画。我以为,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生命的色彩也会随之变淡。我以为,当自己满脸皱纹的时候,看到的世界是不是只剩灰色,暗淡无光。那一刻,那些色彩映衬着他们的脸,还有微笑,我很感激,我遇见过他们的生活。
繁华的城市,极容易产生悲凉感,总觉得所有景象转瞬即逝,而人身处其中,微不足道。特拉维夫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城市,有阳光,有海,有沙滩,有大把闲暇的时间。人们不用忙于赶路、赚钱,不怕在拥挤的人潮里失去方向感,不会被物质冲昏头脑。大多数的人,沉迷于绘画,音乐,和对美的追求。
我看到这座城市里的人的脸,没有欲望,所以不会面目狰狞,他们的表情永远是那么平和,从容。这座城市,没有什么辉煌的历史,没有什么傲人的建筑。它不适合过客。只适合居住,停留,体会那些平淡生活里的味道。
http://s4/middle/4d20fb8dtb9ebe8d676a3&690
http://s16/middle/4d20fb8dtb9eb5a374cff&690
http://s16/middle/4d20fb8dtb9e146837b2f&690
http://s15/middle/4d20fb8dtb9e148a099ce&690
http://s6/middle/4d20fb8dt78fe1a2960a5&690
photo by 源形毕露
ps:因为本人摄影技术太差,图片参看源形毕露的博客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719ca0102e0m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719ca0102e0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