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启明教育家园共育育儿家长工作坊 |
分类: 园内外活动 |

毕加索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孩子拥有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创新探索的欲望。画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表达自身情感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孩子画的是他的生活体验,是他对世界的认知,他们表现的是最纯粹的视角和生活最初的律动。
孩子们在作品中传递着他们想说的话、他们的声音。孩子的话语有力量也有价值,只要我 们懂得去倾听他们的声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从探究活动《苹果》主题走出来的小艺术家——聂绍宇小朋友关于苹果的绘本故事创作《从前有个房子》~
看似相同的每一幅画之间又有着细微的差别,而这差别里就是小作者对周遭世界最真实也是最童真的观察。看似简单的故事,却是孩子最真纯的感受。最真的也是最美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这也是很多大艺术家一生为之追求的“返璞归真”的境界。
在启明,我们坚持认为孩子是好奇的、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
在探究游戏主题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和成长一次次印证这样的观点。
下面,让小编带您了解绘本故事《从前有一座房子》背后的秘密吧!
今天天气特别好,我们在户外后院里玩滑滑梯,突然盼盼、花卷、小宇跑过来拉着我说:
“舒舒老师,快跟我来,我们发现地上有一个烂掉的苹果,上面还有虫子在吃苹果”。
我跟着他们来到苹果树下和他们一起观察起来。
花卷说:“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小宇说:“虫子喜欢吃苹果么?”
这时,又有几个孩子围了过来,指着苹果树说:
“你们看,小鸟也来了!”
“这个上面的苹果为什么是绿色的?”
“旁边的也是苹果树,为什么长不大,它是苹果树么?”
“我看见树上有一个苹果一半是好的,一半是坏的。”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摘掉这些苹果?”
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围了过来,开始问一些问题。

苹果,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秋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北京的九、十月份正值苹果成熟的时期。
孩子的加餐水果自然少不了苹果。孩子看到保育老师为加餐削苹果皮时,产生了无限想象和创意。
幼儿园的院里有两棵苹果树,苹果成熟了掉落在地上,引发了孩子的关于苹果的讨论。
苹果皮、掉在地上的苹果成为孩子交流的话题。而用较长的一段时间用探究的方式让孩子们研究熟悉的苹果,可以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在采摘苹果等时,可以尝试用多种办法来解决问题,发展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并感知生活中数与量等。
于是,《苹果》探究主题由此展开……
孩子们在探究游戏活动中主动发现、产生问题、探究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幼儿终身学习的动力。
探究式学习是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孩子应对未来必须掌握的学习方式。拥有探究式学习的思维,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是带领孩子应对未来挑战的路径。
看了这些,您是不是也很想加入进来进一步了解探究活动的奥妙和孩子的学习过程呢!
为了帮助父母理解孩子在探究游戏活动中是如何主动学习和发展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规律,提升亲子教育能力。由启明教研中心的专家团队和启明七号园教师团队联手开设了进阶提升式系列工作坊,共三期,为在园和即将走入启明大家庭的幼儿家长进行浸润式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