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籍孩子的入园故事

标签:
启明幼儿园外籍幼儿入园适应育儿 |
分类: 教师教育随笔 |
反思:RuZi是一个外籍孩子,据仅有的一点点信息了解,RuZi之前没有上过中国的幼儿园,估计简单的中文是跟家里的阿姨学的。小小的他突然面对这么多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和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不免会产生情绪上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所产生的不安全和恐惧心理,有的孩子会以冲动的方式表现自己,也有的孩子潜意识中产生了防御情绪。RuZi就偏向于这种孩子,所以在我接触他的时候,他会因忧伤、恐慌、不安而拒绝我的亲近。对于这种孩子,最关键的是用友好的行为感化他幼小的心灵!让他感觉“哦,原来这些黄皮肤的人跟我的妈妈一样好!”于是我开始在生活中多多注意他,让他对我产生基本的信任。
早晨,RuZi来了,我面带微笑的迎了过去。可是,RuZi抱着妈妈的脖子怎么也不松开,泪水冲刷着他因为使劲而哭红的脸,妈妈看到RuZi这样子,也很不忍心,她亲了一下,然后跟RuZi说了些话,我猜大概是告诉他“妈妈会早点来接”。随后妈妈便把他交到我手里转身离开,看到妈妈离去的背影,RuZi的脸涨得更红了,而且还很使劲地想挣脱我们。
等他平静了一会儿后,我把他带到凉台上,在耳边试着轻轻地告诉他:“RuZi,妈妈去上班了,她说如果你不哭就早早来接你。我喜欢你,我陪你一起等她,好吗?”我以为他会听不太懂,可是让我高兴的是,他居然点了点头。然而,话音刚落他还是哭着要找妈妈,但是令人欣喜的是,他似乎没有要挣脱我的意思!
反思:我想,当时我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他一些值得让他信任的东西,使得他没有继续挣脱我的意思。是因为那句:“我喜欢你,我陪你一起等妈妈”吗?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是很重要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我会很紧张,甚至会胆怯。但是当这个环境中有人对我无微不至的问候或关心时,我顿时就不会过度紧张了,而且内心会多一些亲切和温暖的感觉!我想孩子也是一样,应该试着多和孩子说说话。当时,我很担心语言不通会受影响,我尽量把语速放的最慢与他交流,在他对我产生基本的信任之后,我开始观察RuZi的兴趣爱好。
在后面的活动中,RuZi一直拉着我的手,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不时地还会用大大的眼睛望着我,眼神里透出一丝渴望,“妈妈一会儿来吗!”我肯定地点点头,然后告诉他:“妈妈会来,我跟你一起等!”说着,我使劲把RuZi举得高高的,RuZi张着嘴高兴的笑着,发出咯咯咯的笑声。接着,他注意力开始转移到游戏上了。“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
偶尔他还能松开我的手,跟着动起来。我发现,只要在游戏的时候,RuZi就很少提找妈妈的事。有一次在其他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RuZi居然很高兴地笑了,我也忍不住在一旁偷偷地笑。
虽然RuZi找妈妈的次数渐渐减少,可是每每到吃饭或睡觉的时候,RuZi的情绪就会有反复,刚刚还好好的,但只要是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哭。看到他这样,我就凑到他身边轻轻地问:“RuZi你怎么了?是想小便吗?”
现在的RuZi每天来园都很开心,还会用发音不标准的普通话说上一句:“老师,我来啦!”有时,还会很主动的与老师抱一抱,亲一亲。在一日生活中,RuZi很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什么时候换鞋,什么时候搬椅子。这使我们每个老师都感到很欣慰!
反思:随着RuZi对幼儿园一天天的适应,让我真正地感受到孩子身上的那份纯真,他们能很快的用心接受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孩子,孩子就会用“爱”来回报我们,因为孩子是最懂爱的!我们应该经常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一些问题,因为“大人最大的错误就是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