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启明幼儿园教育策略幼儿教育随机教育进餐常规育儿 |
分类: 教师教育随笔 |
吃完加餐,我应孩子们的要求带着他们玩“包饺子”的手指游戏:“擀擀皮,剁剁馅,包包饺子,捣捣蒜”,孩子们认真的边说边模仿包饺子的样子。
按照生活实践的程序,我问:“包完饺子要干什么啦?”
“煮饺子!”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那我们现在就来煮饺子吧!”
就这样我们一步步模仿到了“吃饺子”。这时我突然联想到了孩子们平时吃饭时的一些情景,尤其是自己取饭和饭后送碗的那个过程,因为这两个环节孩子们做的还不是特别好,不知道轮流和等待。而现在他们这么喜欢做模仿游戏,我何不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学习如何排队取饭和送碗呢?
立刻我临时调整了一下教学流程,顺着上面的游戏继续说:“吃完饺子后碗应该怎么样?”
“自己送回去!”孩子们又齐声回答。
“那我们现在就来送碗吧!”我边两只手模仿端碗的动作边提出送碗时的要求:“送碗时要两只手端好碗,排好队,一个小朋友送完另一个小朋友再送”。孩子们很自然的也跟着我模仿两只手端碗的动作。
“现在老师的手就是桌子,你们把碗都送到桌子上好吗?”
“好!”就这样,我先请女孩子来送碗,10个女孩子一起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们朝着我走来同时,我一边轻声说:“别着急,排好队,一个送完一个再送”。只见她们双手假装捧着碗很快在我面前站成了一队,一个接着一个送,再也不用老师来帮助维持秩序了。
有了女孩子的榜样作用,男孩子做的同样棒。
接着我话锋一转:“有的小朋友没有吃饱,我们再来端一碗饺子吃好不好?”然后,我又带领孩子们在游戏中练习排队取饭,也收到了同样好的效果。
做完游戏,我及时肯定了孩子们的表现,并问:“过一会儿吃饭的时候,能不能像刚才一样排队拿饭和送碗?”孩子们大声的回答“能!”
果然,在吃饭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不用老师提醒就能主动的排队拿饭,双手端碗,相比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次手指游戏产生的效果使我领悟到: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年龄特点实施教育,只有采用适宜的学习方式(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就如上面实践所证实的,充分利用孩子喜欢模仿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游戏化的教育,相比现实生活中进行的指令式的教育来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