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启明六周年园庆“寻根丝绸之路”系列活动
(2009-02-12 10:34:35)
标签:
杂谈校园幼儿教育幼儿园育儿 |
轰轰烈烈的“寻根”之旅终于尘埃落定,北大百年讲堂里隆隆的鼓声却仍犹在耳边,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稚嫩的表情依然历历在目。从建园到现在,我们大大小小的活动业已搞过许多,这一次应该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心中的感慨,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少。记得彩排那天,我一边拍照,一边无比激动地对身边一个东润园的家长说:“您知道吗?现在我恨不能让全世界的人都来看看我们的节目,绝对不是为了宣传,只是让他们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老师,看看她们精彩的表演。”当时我是那么骄傲,作为启明的一员,在外人面前我感到无比自豪。
启明从建园时的蹒跚学步到现在的气势磅礴,每一步,我都看的清清楚楚,每一步都浸满了启明全体员工的汗水和付出,她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象这次活动,从立意到最后的完成,从最初太多的不确定到最后太多的出人意料。开会、讨论、加班、埋怨、争吵,甚至流泪……但当我们置身于北大百年讲堂近两千人的雷动掌声中时,所有的疲劳、委屈都烟消云散。我们为自己所有的付出而感动,我们为自己所有的努力而自豪。我相信当时每个启明员工内心都会油然生出一种骄傲,一种主人公的骄傲。但作为启明负责宣传的部门,我们没能及时地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骄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角色意识不够强。其实“寻根”的立意是今年3月份就确立的了,也开会分工过了的,但当时作为部门负责人的我却只想到尽最大可能地协助各园做好展板,及时做好他们需要的资料,搜集好活动过程中的所有图片和文字资料……却忽略了作为宣传部门我们应该把一切宣传做在活动之前了。最被动,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活动当天,媒体问我要稿子,因为没有提前准备(也是没有这个意识),而不得不在当天下午马不停蹄地赶做,虽然也是及时给了稿,但是极为仓促。我想通过这次活动,我所收获最多的应该就是对于我所肩负的工作的重新定位和工作思路的重新认知。
工作中的磕碰、不满和埋怨总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工作过后我们能看到彼此的退让和自己的成长。就象5月20日共好团队的培训中的抛接球游戏,朱老师的最后建议可能是让游戏失去了乐趣,我们只为结果而做,只为“不掉球、缩短时间”而努力,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头来看,从最初的总是掉球到最后的圆满结局这整个过程来看,我们不是前进了一大步吗?而且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发现了自己身上一些不自知的问题。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记得6月8日在珠江园彩排那天,因为串词没写一事,刘铃老师很是冲我发了一顿火,本来当时太多的事集中在我这儿,就已经委屈满腹,再者这事的确另有原委,所以一个人冲进卫生间狠狠哭了一通。但因为刘铃平时是一个很温婉的人,这次活动又有太多的事压在她身上,我知道她绝对不是冲我来的,只是冲事而已。培训中“从大局出发”的锚点让我努力平静自己,然后走回去,跟她说:“我来写!”不再争论谁对谁错。我知道自己是个很心重又好强的人,但我也知道这一次自己做到了。因为通过上次培训让我知道团队中有太多的不同,太多的不一样,并不是因为谁针对谁,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惟有我们互相尊重,互相体谅,我们的“总分”才会提高。作为团队的一员,我有义务忍受一些委屈,做出一些让步,因为在某些时候,别人可能正在承担我所带来的委屈和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