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与末
(2008-10-09 10:00:37)
标签:
GOLF技术体育 |
分类: 杂谈 |
关于挥杆理论有各种理解和评价标准,书籍,DVD,各类文章,动作分析等等.
我认为,能称为挥杆理论的首先是基础物理的理论模型,然后再谈实现该模型所需要的身体动作.就是说先让读者知道自己要实现什么目的,然后再去做.再讲解大师是如何实现的.
比如,"晚释放"可以提高杆头速度是条件,可是单纯的保持左腕角度是不能提高杆头速度的,必须有足够的向心力触发动能向杆头的转移.向心力的方向也决定着杆头速度的方向.
挥杆是一个全身协调动作,没有双手的配合只谈身体动作,或者不讲身体配合只讲双手动作都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
GOLF球手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希望被指导几次就马上见效,甚至幻想被大师点拨几句就会一朝得道.
现实是,几天后就又回到自己的原来动作!
GOLF CAN NOT BE TAUGHT BUT CAN BE LEARNED!
按照正确的理论模型(动力模型)一步步矫正自己的动作才是获得稳定高效挥杆的正道.(感觉型球手除外),至于BEN HOGAN外在动作的特点,认真些的都可以一一找到,为何多数人没能准确实现,抛开人体差异,没有掌握内在的动力链(模型)是根本原因.
回到正题,什么是BEN HOGAN的挥杆理论?秘密?
---转动模型,或者说是1PS!
比如,HOGAN在顶点内凹的左手腕是1PS必须的吗?答案是:必须的,对于他所产生的向心力,击直线远距离球所必须的!(2PS除外)
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舍本逐末.GOLF DIGEST的挥杆分析文章多数是事后诸葛亮!好象外国人评论京剧,很少有说到点上!作为偶像宣传是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