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OLF挥杆的陀螺模型

(2008-01-12 20:41:55)
标签:

体育

 前面将挥杆中的下蹲和蹬起与秋千的"有效长度"进行类比,我强调这是针对于2PS手臂主动的挥杆方法,因为该模型的要点是"左臂相对与身体的自由挥动".
而对于"ONE PIECE"为要点的1PS身体转动击球模型而言,更象陀螺模型.GOLF挥杆的陀螺模型
陀螺的第一个特性——定轴性,第二个特性——进动性 ,第三个特性——章动性.
陀螺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倒下,要归功于陀螺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定轴性.陀螺在转动时,如果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的力矩为零时,由角动量定理可知,这时陀螺对于支点的角动量守恒,在运动中角动量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惯性定律作简单的解释:陀螺上的每一个点都在一个跟旋转轴垂直的平面里沿着一个圆周转动.按照惯性定律,每一个点随时都极力想使自己沿着圆周的一条切线离开圆周,可是所有的切线都与圆周本身在同一个平面内.因此,每一个点在运动的时候,都极力使自己始终停留在跟旋转轴垂直的那个平面上.
其实,角动量守恒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姿态多么优美,她的自转速度快得令人目眩.当花样滑冰运动员转速加快时,她会把手收拢或者抱胸,角动量守恒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由于运动员此时受到的外力矩为零,因此当运动员把手收拢时,她身体的一部分到转轴的距离变小,由于角动量守恒,而运动员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惟一可以变大的只有运动员的自转角速度,因此,我们就能看到运动员飞速旋转起来了.
1PS GOLF挥杆中,从身后转回产生的角动量(由身体躯干扭转获得)转化为释放后的杆头的动量!
杆头速度的激发原理完全不同,如果在2PS模型开始加入身体转动,那一定是OUTSIDE IN,如果在1PS模型中加入向目标随挥,那一定就摔倒了!
最后插一句,如果说2PS的下杆过快是错误的节奏,那1PS快速回转就是好的下杆了!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