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里闪耀的光芒
(2010-09-26 10:32: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非常商人 |
掌心里闪耀的光芒
逛灯城是件愉悦的事情,尤其是几种不同色调的光线辉映一处,那时候人的心里面仿佛都明亮了起来。她的这家小店带给人的正是这样的感觉。在灯下,她总是面带微笑,显出几分格外的神采。在灯下,她总是从容而淡定,因为这里是她闪亮的地方。
她,名叫朱云秀,山东济阳人,在十里河经营灯饰已有七个年头了。在这七年里,她与丈夫一起经历了种种挫折。丈夫是个内向的人,少言寡语、不善表达。作为一个女人,她不得不变得精明、干练起来,并且要在生意上更多地承应起联系厂商、洽谈工程等外场事务。多年商场的锤炼,为她打磨出坚韧的性格,也造就了她笑容可掬的仪态。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经营就让人笑不出来。这是七年当中最大的一次考验,它刚好出现在2003年他们接手这家店的时候。当时,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在一单生意中被人骗走了十万的货品,损失有八万块钱之多。恰巧此时,店面天花板因为没有被充分加固,挂上的大件灯饰坠落,顶子被拉拽下来,又造成了一笔巨大的损失。这两件事情出现得太过集中和凑巧,简直比剧本里编撰的剧情还连贯。
那时,她却没有心思体味这种生活中的戏剧性。她和丈夫没有互相埋怨、没有互相指责,但确是走过了一段异常难熬的日子。那时候,他们也有放弃的念头。可是,接手店面的钱都是从亲戚、朋友那里一点点东拼西凑出来的,就此不干的话借来的款怎么还上?俞敏洪曾经说过:很多人走向成功并不见得都拥有着超人的毅力,很多时候仅仅因为他们没有退路。今时今日,当她将这些波折娓娓道来的时候,曾经的痛苦回忆早已烟消云散,她带给人的仍是温婉平和的笑容。
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朱云秀和她的丈夫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还清了所有的借款,还在北京与济南购置了两处房产,在很多人都向往的城市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谈笑之间,店里时有客人光顾,这时她总会有条不紊地为几拨客人穿插介绍,显得游刃有余。尤其是在推荐或讲解产品的时候,她的一双手指指点点、比比划划,仿佛也都带着微笑的表情。之所以能时刻保持微笑,也因为她在生活中暂无后顾之忧。
目前,夫妇俩育有一儿一女。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家庭的生活足够安逸,可朱云秀还是自己做主,给全家上了一份带有投资性质,费用高达六位数字的保险。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常常莫名其妙地产生“危机感”。
其实,这种危机感来自于深层次的现实问题——曾经的贫穷。朱云秀的家庭中包括她本人在内只有姐妹四人,没有兄弟。大姐很早就出嫁了,两个妹妹的年纪与朱云秀相差较大。所以实际上她充当了大姐的角色。从小家里贫穷,很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维持生计,就总免不了向别人借钱。三块五块的,虽然不多,但是心里总不是滋味。有时候连化肥也要伸手去借。等到朱云秀大一点了,父亲想喝酒,就打发她出去跟街坊四邻借豆腐皮来当下酒菜。初中毕业以后,她就出去打工。那个时候每月挣45 块钱,她只花掉3块,剩下的全部留下来贴补家用。到最后她用打工挣来的钱给家里盖了西房。结婚时,她又用彩礼钱支付了三妹的学费。从伸手跟人要钱,到成为家庭里的帮手甚至顶梁柱,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努力改善着贫困的家境。可以说在少年直至青年的印象中,贫穷二字自始至终萦绕于她的心头,挥之不去。而伸出的手则成为了最令她尴尬的记忆符号。
2003年,为了凑齐灯饰城店面的租金,她又一次伸手跟人家借了钱。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和他的丈夫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彻底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不但小家庭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连两方父母四位老人也都得到了他们的周济。
随着生意越做越好,朱云秀心中的危机感也在逐渐消除。现在让
她感到操心的,就是两个孩子的成长。只要有时间,她和丈夫就一定会陪着孩子们出去游玩,带他们去感受这座城市的气息和外面世界的
光鲜。孩子的小手搭在母亲手掌上,会感觉到母亲的手分外厚实而又温暖。
只要来到店面中,她便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微笑,依然从容而淡定。红色的灯闪出祥和的光芒,黄色的灯闪出温馨的光芒,而白色的灯则闪耀出希望的光芒。在这个为她闪亮的灯光世界里,她饱含深情地寄予自己的女儿如下箴言,“宁宁,我希望你开开心心地去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哪怕只是平实的日子,也不希望你像妈妈那样内心总是充满危机感。无论以后你的生活是否富足,你都必须自力更生,不能伸手跟人家要钱,要靠你的双手去点亮自己的一生。”相信有一天宁宁长大成了女人,她,就会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