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机——喜羊羊的成功秘诀

(2010-08-30 11:29:55)
标签:

杂谈

分类: 商学广场

蔡恩泽

不经意间,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风靡中华大地,就像当年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一样走俏中国。7年来,500多集动画片和两部电影,还有150多种衍生产品,让喜羊羊和灰太狼成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艺术形象。这归功于“喜羊羊之父”——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创动力”)掌门人卢永强和他的技术幕僚黄伟明。

上个世纪80年代,当米老鼠和唐老鸭活跃于中国银屏之时,出生于1958年的卢永强心中的动画精灵也在酝酿。1993年,卢永强只身北上京城,混迹于“北漂族”中,和一帮同样有着动漫梦想的青年人共谋动漫,开始了中国原创动漫之旅。在广州,广东原创动力公司的一帮年轻的动画师为赶制一个动画片天天加班。领头的是1972年出生的黄伟明,他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导演,现为广州市黄伟明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总裁。他渴望着有一天,在自己的手中也能产生像米老鼠、变形金刚、机器猫这样的世界级动漫明星。

最终,卢永强、黄伟明等人用了7年时间养“肥”一只羊。喜羊羊热闹喧嚣的背后,隐藏着中国动画市场长久以来的一个巨大需求缺口,折射出政策向国产动画倾斜的趋势。

上个世纪90年代,动漫热开始在国内蔓延,但绝大多数作品来自国外。2004年,就在原创动力开始着手制作喜羊羊电视动画片的时候,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得先机者得天下,卢永强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国产动画这个小情人,《喜羊羊和灰太狼》粉墨登场,一炮打响。

原创动力的动画同行、蓝月谷文化传媒公司CEO罗璇表示:“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饥渴的市场,大家只能忍着看一些弱智动画,突然跳出一个更好的产品,简直久旱逢甘霖,这是一种压制之后必然出现的反弹。”

喜羊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老少皆宜。这得益于妇孺皆知的本土元素和万种风情的传统形象。羊和狼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千百年,经久不衰,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中。

在原创动力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摆放着一排排玩具、充气不倒翁、沙发座垫、3D钥匙扣、茶杯、挂包、书包、台历、书签、水果糖乃至盒装饮料,这些产品都是根据原创动力推出的动漫形象开发出来的“衍生物”。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这些从动画形象衍生而来的产品的已经超过主业动画片,成为原创动力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动漫行业的庞大产业链中,有70%到80%的利润是靠周边产品实现的。国内很多动画企业在借鉴国外商业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对衍生品的开发和品牌授权进行了尝试。

《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全国热播,让商家也看到了商机和合作的前景,原创动力不失时机地抛出橄榄枝。

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原创动力与众多知名商家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开发生产了音像、图书、毛绒公仔、玩具礼品、文具、服装、食品、日用品等动漫衍生品。

根据市场销售数据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收入,播出版权收益仅占30%,其余70%来自衍生产品的形象授权等。光是《喜羊羊与灰太狼》漫画书的发行,就带来滚滚红利,其发行量节节攀升,已经突破了200万册,在图书销售排行榜上长期位居前10位,是小学生最喜爱的口袋书之一,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一根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喜羊羊的成功也靠一大帮协作团队的支持。首屈一指的,当数将喜羊羊从动画电视搬上电影屏幕的上海文广和北京优扬。长袖善舞的文广和优扬能让喜羊羊的广告不厌其烦地在电视频道上播出,让喜羊羊的形象无处不在,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孩子们会吵闹着拖着爸妈带自己去看喜羊羊的电影。文广则自己掏钱在电影院门口搭建喜羊羊主题的场景,让影院变成儿童游乐园,并最终将小观众“引诱”到电影院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者来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