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声声悦如乐
(2009-10-09 13:19:19)
标签:
冰糕吆喝声小贩小巷大冰杂谈 |
文/彭忠富
我家在一条僻静的小巷,读书写字累了,我会驻足门口,与行色匆匆的街坊打声招呼。这时的小巷是静默的,犹如一个禅定的老僧。
突然之间,小巷入口传来一声吆喝:“买——麻花儿——馓子——豌豆瓣儿……”,那中气十足的吆喝声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打破了小巷的宁静,巷子突然就委婉起来,似乎也突然就贯通了。伴随着阵阵吆喝声,一个老年小贩挑着一担箩筐颤巍巍地走过来。各家各户的门都打开了,孩子们手上拿着零钱,把小贩团团围住,小贩的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忙不迭地收钱找钱。转眼之间,小贩的担子就轻了不少,他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出了小巷,只留下那一阵阵余音绕梁般的吆喝声,而小巷又渐渐地复归宁静。
小巷的吆喝当然不止老人一个,其他诸如收废品的,卖豆花儿的,买针头线脑的,敲白麻糖的,清洗抽油烟机的,不下十余种吧。他们的吆喝声各不相同,丰满着小巷的记忆。不过,有些小贩嫌吼着麻烦,用上了电喇叭,这样的吆喝声让人听着变味,有噪音扰民之嫌。
儿时住在乡村,农人的生活简单而烦闷,但如果田野里突然窜出几声吆喝,各家的小孩突然飞跑出来,各家的小媳妇跟着心也慌了,脸也红了,无心干手里的活儿,在沟沟里洗了手,慢慢地向吆喝的人走去。乡村,一下子就活了。
读师范时,家里经济紧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每年的学杂费都让父亲烦心。那时乡下没有冰激凌,冰箱冰柜也是稀罕物,暑热难耐,人们就等着吃小贩卖的冰糕解渴。邻居二哥就是卖冰糕的,一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生意还不错。我就请二哥帮忙,在冰糕厂买了一个保温箱装冰糕,也学着卖冰糕。
记得第一次卖冰糕那天,在冰糕厂出了货,我就骑着自行车开始转乡。卖冰糕是要吆喝的,吆喝声就是小贩的广告,这点二哥曾经教过我。可是我一个师范生,又戴着眼镜,真是不好意思开口,特别怕见到熟人。那天中午,我经过一个院子,竹林盘里坐着很多纳凉的人。一个大姐叫住我:“喂,小伙子,你还有冰糕么,我买一个!”我连忙停下来,把车架好说:“有有,桔子豆沙雪糕,大冰小冰都有,你要什么?”大姐悄声对我说:“小弟弟,念书的吧,第一次卖冰糕怎么不吆喝呢?来,我帮你喊!买冰糕,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桔子豆沙雪糕,大冰小冰解渴消暑咯!”那些孩子一下子把我围起来,吵着闹着要买,我的冰糕一下子就销掉了一半!
从那以后,我也放开胆子吆喝起来,到暑假结束,居然攒够了那年的学费,那些婉转的吆喝声自此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