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地过好每一天
(2009-06-30 09:20:13)
标签:
杂谈 |
欧阳娜
对于将来的命运,谁也无法预测。但不管将来的命运是好是坏,都应当把握住生活的每一天。
有一则寓言是这样的——
两个年轻人从乡下来到城市,经过艰苦的奋斗,赚了许多钱,年纪大时决定回乡下安享晚年。在回乡的小径上,他们碰到一位白衣老者,老者手上拿着一面铜锣,正在那里等他们。老者说:我是专门帮人敲最后一声铜锣的人。你们两人都只剩下三天的生命,到第三天黄昏,我会拿着铜锣到你们家的门外敲。一听到锣声,生命就结束了。说完之后,老者就不见了。听完老者的话,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各自回了家。第一个人每天不吃不喝,愁眉不展,细数他的财产。心想:只剩三天可活,我还能做些什么呢?还是安静地等死吧!他面如死灰,什么事也不做,只记得那个老者要来敲响铜锣。等到第三天的黄昏。老者来了,他拿着铜锣站在门外,锵地敲了一声,听到锣声,第一个人就立刻倒了下去,死了。因为他一直在等这一声,等到了也就死了。
另外一个人想得不一样:赚了这么多钱,可只剩下三天可活。我从小就离家,还从没为家乡做过什么,我应该把这些钱拿出来分给家乡所有苦难和需要帮助的人。于是他把所有的财产分给了穷苦的人,并铺路造桥。做这些事情让他忙得不得了,根本没有时间去惦记那一声铜锣。到了第三天,村民非常感谢他,请了锣鼓和戏班到他家门口庆祝,场面非常热闹。到了黄昏,老者在第二个人的家门外敲响铜锣,可大伙全都没有听见,最后老者只好悄然离开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绝望的时候,若能展现积极乐观的一面,正视眼前的一切,绝望将不再是绝望,反而是一个转机。
还有一则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赵氏,十八岁嫁给了邻村的一个生意人,结婚不久,丈夫外出做生意便一去不复返。当时她已经怀上了孩子。丈夫不见踪影的几年后,村里人都劝她改嫁。她没有。她说丈夫生死不明,也许在很远的地方做了大生意,没准哪天发了财回来。她被这个希望支撑着,带着儿子顽强地生活着,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想,假如丈夫发财回来,不能让他觉得家里寒碜。
一晃过去了十几年。儿子十七岁那年,一支部队从村里经过,她的儿子跟着部队走了,儿子说他要到外面去寻找父亲。儿子走后又是音信全无。有人说她的儿子在一次战争中牺牲了,她不信,她甚至想,儿子不仅没有死,而且做了官,等到天下太平了就会衣锦还乡。她还想,也许儿子已经娶了媳妇,给她生了孙子,回来的时候是一家人了。
想象给了她无穷的希望。她是一个小脚女人,不能下田种地,就做绣花的小生意,积累钱财。
有一年她得了大病,医生已经判了她死刑,但她最后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她想如果自己走了,丈夫和儿子回来到哪里去找家呢?
今天她健康地活着,已经百岁了,还在做着绣花生意。她天天算着,她的儿子生了孙子了,她的孙子也该生了儿子了。这样想着的时候,她那布满皱褶与沧桑的脸上,即刻会变成像绣花线一样绚烂多彩的花朵。
如果过好每一天,以乐观的心境对待可能到来的不幸,并为改变当前的困境而努力工作,一定会迎来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