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化擂茶

(2009-05-12 17:11:11)
标签:

杂谈

 

      巴陵

    安化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梅山古邑,传播着古老的梅山文化和繁缛的梅山礼仪,在那宽阔的地域上,有着多个小城,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的记忆中,安化擂茶常听母亲提起,也念叨过喝擂茶的繁琐,记得清楚的是喝好擂茶要去安化,才知道那些讲究和韵味。我家在新化与安化的交界线上,前后靠着前安化、后面靠着后安化,步行一小时就到。

    在家乡呆了十九年,没有好好喝过地道的安化擂茶,更没有做过深的品味。流落长沙,虽时有回家探亲,生活的疾苦摆脱不了尘世的纠缠,多年只在记忆中惦念安化擂茶。

    2009年春节前夕,我到安化县东坪镇探望刘子成先生,品味了惦念已久的安化擂茶。

    擂茶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起于汉、盛于明清,其色香味、工艺制法、习俗礼仪、药效食用等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在安化、桃江、益阳、常德、新化有一定知名度,早被人熟识。一九八五年,日本人专程到安化考察茶种起源和制作工艺,将擂茶工艺带回日本,广为传播,大受欢迎。

    安化是中国名茶产地,现在有名的黑茶已经有些历史。黑茶是个古老的茶种,可以追溯到蚩尤退出中原,偶居梅山。梅山山深林密、水恶瘴笼、蛇蚁蜂虫无所不在,高山密林中的茶叶成了消炎化毒的良药,慢慢被用于饮用。民间把擂茶列为药茶,加上草药擂于茶中,既解渴又治病。

    安化人热情好客,遇上客人,见面第一句是“快进屋,喝茶!”喝茶就是擂茶。

    擂茶分原料、辅料两类,原料有大米、芝麻、玉米、绿豆、黄豆、姜米、花生米、盐、茶叶等,经过擂钵,纯靠手工擂成浆糊状,加开水冲泡即可饮服。辅料有花生、葵瓜子、南瓜子、麻糖、猫耳朵、薯片(条)、糖粒、饼干等九碟,多为炒熟的香脆之物,也有一两样副食品,边喝茶边吃碟子,打发饮茶间隙。

擂茶的辅料、副食一般炒好准备,用时装碟即可。主料一定要手工现场擂制,有客来,边烧开水边抓大米放擂钵里研磨。擂钵用陶制带棱槽土钵,擂棒用油茶树原木,加少许水细细研磨。擂钵夹在两大腿间,小腿屈抱,双手握擂棒成推磨式旋转,米浆和其他香脆之物慢慢融合,变成粘稠物状,听不到擂钵中有“呲咔呲咔”声,擂棒感觉到被黏住转不动,就说明擂茶浆已经打好。浆擂好后冲入刚烧开的开水,使劲搅拌数下,擂茶水迅速形成,香味四起,杂味飘逸,像花蕾般芬芳。手工擂茶可以保持茶与香脆之物的原汁原味,更能留存主料的甜纯,让人迷恋。慢慢品味擂茶水,细小的颗粒在舌尖上滚动,产生散漫的动感;柔滑的擂茶水缓缓的流过舌头,滑下喉咙,甜润在口、余味无穷。进入口中的擂茶,有咸、辣、甜、香诸味,散漫在味蕾周围,稠稠的擂茶水,缠裹在舌唇,沁出点点香晕。   

    擂茶主要在于茶文化,即品味或喝茶的过程。擂茶做好后,大伙坐上八仙桌,按尊老座位坐下,每人一碗擂茶水,九个碟子放在八仙桌台面中央,边说着“喝茶喝茶”的邀请声举起杯子,慢慢品饮。

    喝擂茶,少不了要说些儿女家常,也就要慢条斯文品饮,辅料和副食也就起到了作用,像下酒菜样发挥了它的价值,成了评价家庭主妇的尺度。在敬茶、添水的过程中延长时间,一台擂茶可以喝半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晒球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