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健:深心妙笔写山水
(2008-11-03 16:04:44)
标签:
山水画杂谈 |
俞健是一位有学养和流派承师的山水画家,早年得到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李震坚、费以复、潘长臻、应善昌等教授的悉心指教。1983年从师中央美院教授、李可染研究生、国家一级美术师姜宝林先生。
在姜先生指导下,潜心研习中国画理论与技法,对中国的山水画进行大量临写和创作。在对先生流派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姜先生称赞他:“用笔洒脱自如,用墨清润清逸。作品意境深邃,气韵生动。”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俞健的山水画创作,除了承传流派外,还得益于对景写生。他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但他更钟情于江南山水,常穿行在江南山水之中。是江南山水的秀丽、旖旎、空濛赋予他艺术灵感和个性,激发他写生、创作的热情。他用心观察自然景物,寻找其精妙之处及其规律,揣摩笔墨的表现方法,专注于他对自然新的观感的表达,写他胸中的“山泉丘壑”。
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他学过西画,学过设计艺术,有着很强的造型写实能力。以形写神,形到神至,他的作品称得上神形兼备,并在构图、敷色等方面运用现代构成因素,使作品蕴含着一种秩序感的装饰美。
俞健的山水画多为大山大水的全景式,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工写结合,虚实相生,静中有动,置陈布势,启承转合颇有法度,营造了“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气势和意境。在笔墨上,擅用积墨法和破墨法,使画面厚重中不失韵味,苍劲中不乏清丽。他用西画中的块面表现手法结合传统的线条笔墨,让景物有更强烈的质感、体积感和空间感。凭着深厚的书法功底,把书法的笔力、腕力用于绘画,使运笔更为虚灵流动,收放自如,顿挫有致,细笔能凝炼,粗笔无霸气,这是他笔墨精妙的关键。在敷色上,他借鉴西方印象派的色光处理方式,因而画面更清新、更富有新意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