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洋肉骨茶

(2008-11-03 10:30:08)
标签:

新加坡

美食

杂谈

邓勤

初来新加坡的头两个月,对这里的气候饮食和生活节奏都不太适应。每到午餐时段,看见新加坡人行色匆匆,从四面八方涌向熟食中心,叫了一份快餐风卷残云,顷刻间作鸟兽散。吃来吃去,总是觉得当地华人食物过于单调且缺油少盐,不如大陆来的可口。

     有次加班赶一个项目,和同事们忙了一个通宵直到上午十点多,总算交差了。本来想回去睡个懒觉,老板请大家去吃早餐。那时的办公室在丹荣巴葛,随着同事们一起走去那个简陋但以食物闻名狮城的老字号熟食中心-—麦士威巴沙。来到一家名为“南京街肉骨茶”的排档前落座,老板看来是这里的常客,以闽南话吆喝了一句,排档主人就笑容可掬地推来一个烧得滚沸的茶炉,并送上一小包铁观音。当地同事熟练地泡上茶,问我以前吃过肉骨茶没有,回答尚未,抬头看看排档的招牌和说着闽南话的排档老板,看来这老板以及买卖与南京没有渊源,倒是肉骨茶的闽南话拼写“Bak Kut Teh”让人觉得有趣。很快,热腾腾的肉骨茶上桌了,只见碗里浓浓的酱汤里放着几条煮得微烂的肋排骨,一股浓郁的中药味道扑面而来。啊,好像北方的炖排骨啊,最喜欢中药烹煮的菜肴了,店家又送上一碗切成一段一段的冷油条,白饭,和泡在浓酱油的碎红辣椒,好久没见过这么北方化的食物了!端起碗来,稀里呼噜大块朵颐,一碗肉骨一碗白饭下肚,却又意犹未尽,向主人讨了一碗肉汤,象本地人一样,夹起油条有模有样地蘸着肉骨汤吃个过瘾,直吃得大汗淋离,齿颊生香。从此,爱上了此物。
   
工作之余,走街串巷,体验狮城的风土人情也一并体验当地的特色小吃。肉骨茶是少不了的,渐渐地,也知道阅读当地华文报纸的美食专栏按图索骥地抄近路直奔主题。吃来吃去,有两家肉骨茶店成了我常去的地方,一家就是前面提到的南京街,还有一家是车牛水中的一楼肉骨茶。令我不解的是,这样油腻的食物本地人偏偏在早上吃,而且即使用浓茶铁观音解腻也是寥寥数盏点到为止,不管怎样,入乡随俗吧,每到周末,先睡个懒觉等到日上三竿了,再穿双人字拖慢慢踱去牛车水品尝肉骨茶,往往早午餐一顿解决。
   
久而久之,对于本地小吃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不过一次在马来西亚同事面前谈及肉骨茶,却被奚落了一顿:“新加坡的Bak Kut Teh比起马来西亚还差得远呢,其实它就是起源于马来西亚。有空我带你去吃正宗的Bak Kut Teh”。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啊,改天去吃马来西亚的肉骨茶。找个了黄道吉日,拉起一队旅友包车去了马六甲,边吃边玩。午餐时分,熟人找了一家当地的木棚屋去品尝肉骨茶,果然那里的肉骨茶比起新加坡的更精彩:是用砂锅熬煮的,药材味道更浓郁,有桂皮、八角、丁香还有很多说不出的味道,没有剥皮的蒜头在肉骨汤中翻滚,取代了新加坡肉骨茶里的胡椒粉味道。肉骨汤里也不单单是肋排骨,还有猪肝、猪腰、猪肠、香菇、生菜,更开心的是,这里的米饭不是单调的白饭而是用菜心和虾干一起烹煮的,而且随便免费添加吃饱为止。旅友们胃口大开,几乎每人都叫了两碗菜心饭,我们这桌还加了一煲肉骨茶,直吃到茶足饭饱食,一拨人才心满意足地上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