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段在网络非常走俏的对话:
“基金经理:我等了这麽久,终于盼来价值投资了,你就安心在这儿呆十年吧!
散户:我可以离开吗?
基金经理:不,你甚至想都别想!
散户:你那些股票真的好?能让我赚钱吗?
基金经理:那还用说,当然!
散户:你会骗我的钱吗?
基金经理:不会,你怎么会有这样不切实际的奇怪想法 ?
散户:出货前你会通知我吗?
基金经理:一定会的
散户:你会套牢我吗?
基金经理:任何时候都不!
散户:我能够相信你吗?
基金经理:哎呀!你在乱想什么呀,你没听说吗?5000点比1000点更健康!
买了之后你被套了,基金经理告诉你:你真傻,5000点超过60倍市盈率了,还敢来股市混!你应该倒过来从下往上读,那才是实话!”
例子虽不免有调侃的味道,但也从某种角度上反映出当今基金从业人员与普通基金投资者间的不信任和双方内心里深刻的无奈感。这种怪象的产生有复杂的社会因素,我们仅窥视其一:薪酬。
大众基民或许不能理解的就是,基金从业人员的高薪,为何在给基民带来重大亏损时,也能一分不少地照拿不误。
据笔者了解,基金经理年薪3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市场经理年薪14万元至20万元,加上年终奖约30万元。基金经理年薪之所以相差很大,主要是由于去年市场上有几家小基金公司,拉低了最低数。百万元以上是行业的平均水平,明星基金经理能拿到五六百万元,排在前几名的已成为公司的金字招牌,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达到千万元上下的也不在少数。
无论基金经理还是市场经理,在基金公司金字塔式的职员序列中还只能算是中下层员工。基金公司的管理架构基本上分三部分,即投研体系、市场体系与后台体系,以基金经理为代表的投研体系工资最高,以市场经理为代表的市场体系次之。三大体系中的各个部门总监或副总监及公司副总经理与总经理等,处于金字塔中上层。处金字塔顶端的基金公司总经理年薪从百万元至千万元以上不等,落差也很大,但大多在二百万元以上,五百万至六百万元属较集中的区间。在年终奖方面,即使是2001年至2005年的熊市中,中等规模以上公司的年终奖都在12个月的工资左右。近两年,年终奖增至14个月至18个月的工资。除正常年薪与年终奖外,基金公司管理人员还有一块隐性收入,即按“潜规则”操作而获得的灰色收入。
在投研体系,很多资金会主动找基金经理,请他们代为操作,俗称“外盘”,即公募基金经理兼做私募。另外,基金经理自己的钱也会通过亲属账户或其他更隐蔽帐户直接操作,俗称“老鼠仓”。关于这一种不规范操作,国内的基金比较严重,中外合资的较正规,其中犹以海外来大陆的基金经理最具职业规范。
在市场体系与后台体系,基金公司每年在营销服务购买及软硬件设备采购方面的投入都达数千万元。“佣金比例介于10%至20%,通常是15%。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谈。”一家700亿级基金公司的供应商这样对笔者说。在其他相对规范一些的行业,类似佣金收入会进小金库,统一管理。在基金业,基本由相关经手人员处理。在基金公司做过两三年,管理人员就基本上可以吃一辈子了。无论如何这是个令人惊羡的金领职业,而基金在今日重重亏损的散户眼中更像是一个吸尽自己精血的恶魔,熊市时恨之透骨,牛市时又追捧如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