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据统计,文化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
艺术创作从创作者的主观愿望看,有的仅仅是为了表达、抒发创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至于别人接受承认与否,作品的结局如何,创作者根本不去计较;有的则只是把艺术当作陶冶性情、锤炼意志的手段;有的确实只是为了自我赏析、自我娱乐和玩味而创作或生产的;有的希望“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不想为时人所知晓;有的或是已经脱离作品的原始意义,被升华为某种仪式……不一而足,但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精神需求愈益凸现,其价值也越来越多地得到顾客的认同,同时为全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798作为典型的自发性艺术产业聚集区,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客观上显现了三种趋势:
一是作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受商品生产自身规律的影响,产业聚集区内艺术题材、主题会越来越丰富,形式、风格会越来越庞杂、新颖。
二是成为由政府包办的新型“事业单位”。
政府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艺术区的发展中。从制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到政府资源的直接投入,地方政府的支持正在转向传统的主导模式,艺术区原有的发展活力很有可能因此而大受阻碍。
三是重蹈纽约的SOHO覆辙。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市决定大规模改造苏荷,全部保留苏荷区旧建筑景观,并通过立法确认苏荷为文化艺术区。后来苏荷区租金飙升,过度繁华,艺术的活力与纯度不复当年,艺术区最终被商业的浪潮所淹没。798正处在这个“艺术带来了人群,人群带来了经济,经济把艺术驱逐”的循环当中。
本文认为,政府护航,企业配合,艺术家亲身实验,推动潮流就构成了一个艺术产业聚集区可持续发展的三驾马车。
|
|
2、加强与政府互动合作,提高艺术区整体收益
另外,产权保护是创意产业形成并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持续繁荣的艺术产业,同时也会使创作者付出的心血和成本付诸东流,极大挫伤创作者的积极性。所以政府需要提供对艺术作品所属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
3、强化产业链,发展关联产业
4、融入城市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