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我们尝试给读者换个视角,以全球化的宽频视角来带领大家一起解读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乱码。
七月的前三个交易周,市场平静和谐,除了香港股市大涨,其他各国均涨跌互现,而反观a股,依然在自我调整的周期内循环,开户数减少到6万,成交量也进一步萎缩,但就在七月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上证指数在金融和地产的带领下轻松地突破了4300点前期高位,并且下一日还创下了4371点的历史新高,两市成交量逐步放大,市场人气明显回暖。这时再反观世界股市,7月26日,由于投资者对信贷市场危机以及房产市场的担忧席卷华尔街,美国股市出现暴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300多点,成为今年日下跌点数第二多的一天。当晚花旗集团跌2.9%;德意志银行连跌3天,跌至3月来最低;埃克森美孚重挫4.9%,创2002年9月来最大跌幅。欧洲股市随之全面下跌,另外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及瑞典跌幅都超过3%。美国银行市场策略师称:“全球正在为风险重新定价。”受此影响,亚太股市7月27日纷纷下挫,日经指数跌幅较大,而澳大利亚、韩国等股指更是创造了今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恒生指数跳空564点低开,盘中更是一度杀出768点的惊人跌幅,至收市仍大跌641点,为年内第二大绝对跌幅,同时这也是自2003年港股启动牛市行情以来的第二大绝对跌幅。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诧异的现象,与周边股市相比,发育不良且年龄尚小的a股股市表现可谓少有的孤芳独赏,有咨询机构指出,在目前的政策环境及外围股市大跌的氛围下,要警惕可能在上证指数4500点一带出现中级调整可能,但也有部分专业人士认为,在人民币升值、中报业绩、红筹回归等旺盛流动性的推动下,A股市场近期仍将保持震荡走高的格局。
似乎每一次暴跌都与海外市场有着若隐若现的关系,虽然很多专家一直质疑中国股市与全球资本市场的相关系数到底有多高这个问题,但我们始终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虽然还未完全开放,但已有将近800亿美金的黑色外资涌入市场之中,其海外资金的性质导致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大大加强,但为何此次市场却没有“闻风色变”呢?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政策面的变化在配合前期已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中国市场,政策面的变化几乎完全可以左右大盘的走势,尤其是在上个月的震荡格局中。因此,再承接前周五加息、减利息税政策明朗后的突破行情,沪深股市本周大幅上涨,利空出尽是利好,银行、地产、钢铁、煤炭等主流板块个股拉高激活市场人气后,二三线股大面积补涨,上证指数一举创出历史新高4371点,周K线中阳线报收,成交量也显著放大。尽管周末全球股市暴跌,深沪股市中钢铁、煤炭板块表现突出,银行、保险等指标股小幅下跌,但大盘仍维持高位强势震荡格局,三线股尤其是小盘股继续被压抑多时的短线投机性资金爆炒,市场并未受到外围股市暴跌的影响。
从市场特征看,大盘显得比较矛盾。一方面,上证指数和深成指都创出历史新高,上证指数在形态上还突破了最近两个月形成的三角形顶边,但深综指及巨潮中盘、小盘等指数仍未实现相应的创新高和突破;另一方面,目前的市场人气、成交量水平、股价结构大不如前,浪形上也显示最近这轮升浪几乎不可能是主升浪,上证指数14日RSI显示本周末正好触及阻力线,而盘中一批三四线股、袖珍股连续飙升,市场显得相当活络。根据这些特征,我们认为,这很可能表明大盘处在某一级别的B浪反弹或者5浪上升之中。从中长周期的角度看,大盘最近调整没有伴随国际市场而深跌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10多年以来形成的约43个月的“波峰-波谷循环”规律,而8月份前后正好处在“波峰”。国内其实少有人从浪形上来做研究,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可以看到,各个主要指数都有运行5浪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深跌的二三线股的反弹和蓝筹指标股的“价值重估”上。中短期而言,八月初是深综指的一个中短期关键时间之窗。原因是2001年中顶部665点至2005年中底部235点运行204周,而235点至下周是102周,时间比例0.5倍,也是黄金比例,所以大盘出现一个次中级拐点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总体而言,大盘反弹持续将近一个月,国内市场的表现已经比较出色了,而过高的期待深沪股市长时间孤芳独赏下去亦不太现实。那具体到八月份的操作上,如果八月初开盘国际市场继续这样的跌幅下调,那我们必然坚定的说目前大盘位置不但不宜太乐观,反而要警惕可能在上证指数4500点一带出现5浪中级顶部。整个八月建议半仓操作,目标4500点,若4200点或者10日均线失守,则应作减仓止损处理,直待国际市场企稳回升,方可继续杀入。
基金:“透视”二季度基金季报
56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323只基金第二季度季报已于7月底披露完毕。在此不妨就基金二季度的新动向加以详细的解读。
动向一:继续稳定的持仓。截至二季度末,256只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持股达到79.04%,相比上一季末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可比的偏股型基金的持股比例与上一季末完全一致,为78.94%。不过,二季度期间,基金实际管理的资产大比例增加,管理的资产净值上升了71%。另外,今年2月份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建仓迅速,截至6月末,这些新基金在二季度以来买入A股1543亿元,平均股票仓位已经达到79.79%,并已经超过老基金的平均水平,成为推动行情发展的又一生力军。从这些新基金的资产配置上看,几乎都把握了蓝筹股以及金融地产股等行情热点,都把招商银行、万科A、民生银行、中国平安等对股指影响相当大的权重股作为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
动向二:减银行而增保险。截至二季度末,256只偏股型基金合计持有金融股2380亿元,约占同期基金股票总配置的18.5%,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其中,37只基金对金融业进行了重点配置,配置点数均超过20%;相比上季,本季对金融保险业配置点数最高的3只基金分别是:易方达50、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和上证50ETF,比重分别为43.05%、39.68%和38.04%。在具体投资上,减仓银行股、增持保险股成为基金主流,39家基金公司的旗下基金增持了中国平安,占到全部基金家数的7成。其中,博时基金一举增持中国平安5000万股以上,占到中国平安在外流通股本的6.5%。对银行股,基金主要看好一些股份制银行,而国有银行如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则遭到了一定的减持。
动向三:新贵宠儿房地产。受益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流动性过剩影响,房地产股成为基金进行二季度配置时的新宠。截至二季度末,256只偏股型基金在房地产股上的投资由475亿元增加到1121亿元,增幅达到136%;在基金持股配置中,房地产行业已经跃升至第四大行业。同时,房地产行业配置比重超过10%的基金有36只,对比一季度的15只增长了1倍多。房地产行业占净值比重最高的3只基金分别是:东吴价值成长、东吴嘉禾优势和华夏大盘精选,分别为24.66%、21.58%和19.10%,且都是在二季度大幅增仓房地产股。其中,东吴价值成长在地产行业上的配置经历了从无到大举加仓至24.66%。
动向四:大量抛售券商股。数据显示,几乎成为这轮券商概念股行情领军的吉林敖东在二季度几乎遭到基金的全盘抛售,被减持了3486万股,约占到流通盘的26%。其中,持股排在前列的南方基金、大成基金、易方达基金、泰信基金、诺安基金、长盛基金、上投摩根几乎全面减仓,南方、大成、泰信和诺安在期末已经把该股完全剔除出十大股东之列。不过,华夏基金在当季度仍旧大幅度增仓。与吉林敖东不同,中信证券则出现了明显的“围城”现象,第一大流通股东南方基金、第三大流通股东博时基金均进行了大规模减仓,但是,第二大流通股东大成基金、第四大流通股东易方达基金均适度增持。总体来看,中信证券被减持了7360多万股,占到流通股11%。不过,基金对另一只券商概念领军股辽宁成大的好感依旧,仍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持股水平。
动向五:四大重仓股被削。对323只基金重仓股的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基金持仓最集中的10只股票分别为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万科A、中信证券、中国平安、苏宁电器、贵州茅台、民生银行、烟台万华和长江电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0只股票中,基金大规模增持的重仓股只有3只,分别是招商银行、万科、中国平安。基金对上述公司的持股,相比上期分别增加了11%、3%和30.65%(指流通股占比)。另外,基金对于长江电力的持股基本持平。而对剩余6只重仓股进行了幅度不同的减仓,其中,减仓比例较大的有四大重仓股:浦发银行、中信证券、贵州茅台、苏宁电器,实际减仓幅度达到流通股的11%-16%。此外,航天信息、广船国际等上半年表现抢眼的股票也都遭到较大减持。
以上五个动向便是此次基金二季度最大的特征表现,同时,无论从七月末市场结束了调整行情而又重新站上4300点来看,抑或是从基金再一次复制去年下半年重仓举起金融和地产的宝贝股的举动来看,都符合我们前几期所研判的市场大格局的转变。为此,我们再一次给与三点独特的解读,或许是新词旧唱,或许是老调重弹,总之希望能对读者在下半年的操作策略上有所启发。
解读一:6月吸筹暗示看好大势。深入分析二季报可以发现,二季度基金对权重行业及各行业中的优质股票进行了快速和集中的增仓,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各大机构对后市长期走势的看好。从表面上看,二季度开放式股票投资方向基金不同程度的仓位降低主要是由于股票市场波动幅度的加大,驱使基金降低仓位以规避较大的市场风险。但通过其在不同行业仓位上的变化,结合市场结构性的调整可以发现,二季度应该是基金对市场长期看好的趋势下进行战略性增仓的宝贵机会。对仓位的跟踪测算表明,早在2007年4月份,在市场如火如荼上涨的环境中,基金对于市场权重蓝筹的增持就在进行,行情延续至5月份后基金在继续增持蓝筹品种的同时已经将前期持有的部分高收益品种获利了结,一则使其免受随后市场大幅调整带来的折损,另外也为基金再次低位入场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从基金二季报披露的内容来看,二季度以来特别是6月份短暂的震荡行情成为基金低位吸筹,重新布局的重要时期,经过这一轮杀跌,除了继续保持对大部分权重行业的重仓持有,基金也对其它行业的优质个股进行了积极的配置,这一时期基金的行为表现为对后市长期看好下的战略性增仓。
解读二:钢铁行业分歧大。在具体行业方面,金融股和地产股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绝大多数基金的最爱。这在基金二季度的持股表现中可以清晰看出。机械制造业也是在基金二季度报告中被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行业。钢铁必定是基金在二季度报告中分歧最大的行业之一。既有看好钢铁股的基金,也有在二季度减持钢铁股的基金,还有自认为投资钢铁股效果不理想的基金。
南方稳健成长基金称,本基金在扩募后的建仓过程中着重于合理估值下的成长,其中重点配置的行业包括钢铁。华夏蓝筹核心基金称,在本币升值、要素价格逐步提升以及整体上市是大趋势的背景下,关注的行业中钢铁是其中之一。兴业全球视野基金称,钢铁行业在市场平均估值水平大幅度提升后,成为市场的估值“洼地”,也存在一定的机会。鹏华价值优势基金却称,二季度增持了房地产、煤炭、钢铁等个股,从投资效果上看,钢铁股不太理想。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基金则减持前期累计涨幅较大或短期内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负面影响较大的板块,其中也包括钢铁。大成积极成长基金表示,二季度对投资组合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调整,减持部分行业的预期成长性一般的大盘股,其中包括钢铁行业。如此众说纷纭的钢铁股,拥有着远低于市场平均的12倍的PE,在人们备受争议的讨论声中,默默独享着沪深a股独一无二的安全边际。在今年GDP注定以超11%的高速增长的格局下,钢铁等原材料是现阶段最佳最安全的投资品。怪不得巴菲特说:我们必须耐心等待,然后勇敢地去捡拾那些别人还在犹豫不决的宝贝。
解读三:基金扎堆寻“黑色黄金”。在基金集体唱多绩优股和蓝筹股时,二季报显示,部分基金由于看中ST股存在的资产重组机遇和S股的稀缺性,期间重仓持有了部分ST股和S股。统计显示,二季度末,*ST北巴进入到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嘉实浦安保本、大成精选增值等3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行列。嘉实浦安保本更是把*ST北巴作为该基金第二大重仓股。根据二季报,嘉实浦安保本期末持有*ST北巴21.44万股,占流通比为1.02%。3只基金共计持有*ST北巴0.2亿股,占流通比为10.01%,持股总市值为3.57亿元,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为5.27%。而根据一季报,上述三只基金上个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均未现*ST北巴的身影。上半年的明星基金华夏大盘精选联袂华安创新将*ST广厦纳入十大重仓股之列。根据基金二季报,*ST广厦为华夏大盘精选第二大重仓股和华安创新第四大重仓股。华夏大盘精选一季度并未将*ST广厦纳入十大重仓股之中,华安创新则在一季度重仓*ST广厦的基础上再次调高了该股的配置比例。两只基金共计持有*ST广厦0.2亿股,占流通比为6.59%,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为9.26%。统计还显示,万家和谐增长和万家保本增值二季度持有*ST新天701.46万股,占流通比为2.58%,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为12.21%。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只基金一季度均把*ST新天列为第一大重仓股。此外,国联安德盛精选和国联安德盛优势二季度共计持有ST中鼎0.21亿股,占流通比为19.87%,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为7.39%。除了ST股票外,S股二季度也列入部分基金十大重仓股之列。统计显示,除国泰金象保本增值将S飞亚达A列为第二大重仓股、上投摩根成长先锋重仓S三九外,东方基金公司旗下的东方精选前十大重仓股中就有一半是S股。S上石化、S深宝安A、S爱建、S三九、S佳通分列东方精选第一、第三、第四、第七、第九大重仓股。该基金共计持有这5只S股0.99亿股。占流通比为14.03%。根据公告,除了S上石化外,其他4只S股一季度并未在东方精选十大重仓股中出现。基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招商银行、万科A、中国平安等绩优蓝筹股为大部分基金看好外,一些ST股票由于存在资产重组或整体上市等机遇,公司质地也可望得到大大改善而显现出投资价值,另外,随着股改进入尾声,一部分未股改股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公司的投资价值也随之上升,上述原因决定了基金二季度重仓持有部分有投资价值的ST股和S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