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春天来了
2006年,中国入世第五年。2006年的家用电器行业可谓一波三折:人民币币值一路攀升,出口企业都或多或少遭遇汇兑损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不通程度地有所削弱。此外贸易壁垒不断增加,欧盟两项有关有毒物质禁用的新规定向空调制造企业技术研发和原材料选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针对国内空调制造企业的国际反倾销事件未见间断,从LG天津反倾销涉讼事件到土耳其反倾销立案调查,都对国内空调出口造成了影响,海外市场空间开拓也很艰难。家电行业经历了比前一年更严峻的考验。
家电行业生存成本的增加无疑会给每个企业的压力都会增大,这种形势下,再加之行业内不可避免的竞争,行业淘汰率自然会升高。在这一年里,在这些考验中屹立不倒的公司,都会成为本行业中的领跑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
这样,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家电行业的投资情况。
首当其冲的,是冷静理智、具有开拓的国际视野的家电领跑企业。这些企业经过国内的发展壮大和国际市场的初步开拓,已经成长为颇具影响力的品牌企业。这种品牌的优势使得他们可以在定价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便可以定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价格。另外,中国家电业的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使全球家电制造重心转向中国本土。中国家电业国际业务的长足进步、国外企业在中国的市场缩水,无不预示着国内一些家电巨头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国际竞争能力。因此,中国家电领军企业必然成为投资商关注的焦点,这一点,格力和海尔先走了一步,已经具备了长期投资价值,被专业人士推荐。
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即使是已没有什么太大创新空间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也是一样。而我们也看到,中央空调在国内的兴起已经初见端倪,甚至有人说,中央空调会像家用空调一样重复国际品牌被挤出局的历史。同样,冰箱和洗衣机的更新换代更掀起了国内整套家电的更换浪潮,同时带动了出口产品的档次升级。技术创新升级才是企业获得巨大利润的源头,因此选择一家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公司会给投资者带来预想的收益,相反,则可能并不如投资者所愿。
第三,企业间的并购会进一步增加投资契机。显而易见,国内企业拥有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的优势,外资必然会意识到与其单独建立新品牌来与本土品牌竞争,不如收购合适的本土企业,利用这样的优势,因此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机会。
其它方面,在2007年,预计伴随消费者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升级更新,人们更加看重的已经不再是价格,而越来越多地注重产品本身的品牌、安全、质量、环保、功能的新颖性等,这无形中提高了对家电产品的要求。同时部分国家对电器产品所含有害物质的限制,也使生产商增加了产品回收的成本。
2006年以海尔为先导,市场上出现了整套家电的概念,以适应新出现的,越来越倾向于便捷的购买方式和“一站到位”式的服务的人群。这部分人多是平日忙于事业的高收入人群,年龄介于30岁左右,学历较高,有一定经济基础,一般都经历了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的日子,所以都格外渴望不再劳累地生活,享受便捷消费和全程服务。从年龄和经济基础的情况看,这些人正好构成当前整套家电消费的主力军。这一新的家电概念的推出,显然会带动一批家电购买的热潮。
品牌消费和成套化购买是消费进步,也有利于产业本身的正确发展,使得企业本身能将精力集中在该集中的地方,从而避免过去那种产业浪费的现象,这对家电行业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
需要指出的是,华泰证券的一份报告表明:近期白电类股票受到了市场的关注,股价有明显的上升,市场对该类公司的追捧可能趋热,作为一个成熟、而仍将充满竞争(主要是国内的公司和日韩欧美企业之间竞争)的行业,给予其过高的估值是不恰当的。市场有很多不未知数,任何一家公司、一个人的估计都有可能出现纰漏,因此对于家电行业的投资,还需要看实际情况决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