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祗婆,南北朝时期北周至隋代著名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新疆库车县人,是我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苏氏乐调体系奠定了唐代著名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汉民族乐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琵琶也因此大盛,成为我国主要的民族乐器。
轶事典故
一、《其名其姓》,很多人一看苏祗婆的名字里有“婆”字,便以为他跟黄道婆一样,是一位女性。实际上,这是一个跨语际的误会,“苏祗婆”只是他名字的音译,据考证,苏祗婆本姓白,“苏祗婆”在龟兹语中为“智慧”“聪明”之意,故可以汉译为“智通”,因此,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苏祗婆应该就是史籍上记载的“白智通”。
二、《陪嫁的音乐家》,当时北周皇帝宇文邕正在与北齐交战,就想通过和亲的手段来笼络突厥可汗。可汗虽然对和亲有所犹豫,但最终还是把阿史那公主嫁给了周武帝宇文邕。阿史那公主喜好歌舞,特意带了一支由西域各国音乐家、舞蹈家组成的歌舞团,作为陪嫁前往长安,其中就包括了已在西域很有名气的音乐家苏祗婆。经过漫长的丝绸之路,苏祗婆最终跟随阿史那来到了北周。在北周的宫廷,苏祗婆以善弹琵琶闻名,颇受周武帝器重。当时在周武帝身边还有一位喜好琵琶的人,即史下大夫郑译。郑译对苏祗婆的音乐造诣钦佩不已,时常向他请教乐理,久而久之,两人便成了好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