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阳十大历史名人:清代文学理论家、诗人李调元

(2019-01-03 12:25:19)
标签:

李调元

历史

文化

娱乐

时评

分类: 旷世.名人大家
德阳十大历史名人:清代文学理论家、诗人李调元        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德阳罗江县人,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因其对川菜菜系和川剧剧种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被世人称为“川菜川剧之父”。
       李调元和其从弟李鼎元、李骥元称绵州"三李",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在《蒲褐山房诗话》中说:"近日绵州称三李,以墨庄(李鼎元)为最。"嘉庆本《四川通志》154卷《人物》介绍李调元时云:"其自著诗文集,不足存也。"光绪本《国朝全蜀诗钞》卷十四评价李调元云:"少作多可存,晚年有率易之病,识者宜分别观之。"清人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十二《李调元兄弟词》云:"绵州李雨村观察(调元)所刊函海一书,采升庵著述最多,惜校对未甚精确。其自著《童山诗文集》亦不甚警策,词则更非所长。"故李调元未能入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清史稿·文苑传》和《中国文学史》。
       乾隆二十四年(1759)乡试,提学使"奇其文……拔第一",使就读于锦江书院,与崇庆何希颜、成都张鹤林、内江姜尔常、中江孟鹭洲、汉州张云谷,以文章著于时,时称"锦江六杰"。
       李调元与遂宁人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大才子
       去职回籍后, 他更是以读书、写作为乐,"啸傲山水,以著述自娱",与钱塘袁枚、阳湖赵翼、丹徒王文治诸先生齐名,人称"林下四老"。他深感学海无涯、光阴催人,"念日月之以逝,恐文献之无征……恐一旦填沟壑,咎将谁归? "(同治四年《罗江县志》卷二十四)他因而废寝忘食,以苦读为乐事,无一日之懈。
德阳十大历史名人:清代文学理论家、诗人李调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