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法,字师古,号未了翁。清代人,生于四川什邡徐家场(现师古镇师古村)的一个小康之家。是一位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知识分子,宗法从小好学,博闻强记,是当地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会作文,写诗,还写得一手好字,由于他的草书苍劲古雅,所以人们能得到他的一条一幅,都能感到非常珍贵。宗法傲视豪门权贵,不图功名富贵,却与乡间的“老农、耕父、牧童”交往随和,关系密切,在家乡父老的鼓励支持下,他将主要精力用度在研究农业生产上,多年来埋头著书立说,先后撰写了《三农记》和《正情说》。
《三农记》全二十四卷,一至五卷写天时地理,六卷写灾害、备荒和救荒;七至十八卷分述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十九卷至二十卷谈畜牧兽医;二十至二十四卷谈农村习俗杂事和农产品加工。全书三十三万多字,该书重点是论述各种不同作物及其耕作技术,从七至十八卷用了十二个整卷,即占《三农记》一半以上的篇幅,把谷蓏(裸瓜类果实)蔬、果、染色、叶(桑茶等)、植(棕、漆、皂等)、材(榆、柳、杉松)、草(苜蓿、灯草等)、药及纤维作物列为十二著,把每种作物的各称、形态性状、效用、栽培技术都作了详细的考证和记载,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栽插方法上,他总结出了矮种,点种,区种,芽种,种等五种方法。最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运用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运用有机肥来进行农作物栽培的观点,堪称我国有机农业的鼻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