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治小儿黄水疮
黄水疮,又称滴脓疮、天疱疮,是一种发于皮肤、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外科正宗·黄水疮》云:“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脓疱、脓痂:多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儿重,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因溃烂出黄水,所以叫黄水疮。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初起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形如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变为脓疱,周围绕以轻度红晕,脓疱开始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天后脓液沉积,形成半月状积脓现象,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破后露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疮面,流出黄水,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然后痂皮逐渐脱落而愈,愈后不留疤痕。若脓液流溢他处,可引起新的脓疱。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皮损广泛而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肿痛,易并发肾炎、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用菱角壳烧成炭,研成细末,用芝麻油调和,敷在黄水疮之上,连敷一二天就好了。菱角壳,愈陈愈佳,以洞庭湖出产的为最佳。
附:菱角的妙用
菱角,一种水生植物。我国南部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角,俗称菱角。生长在湖里,又称「水中落花生」,藤长绿叶子,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果实「菱角」为坚果,垂生於密叶下水中,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菱角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美,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元素。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
《本草纲目》记载: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
近代研究: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方法是用生菱角肉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1日3次;或用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吃亦可。
菱角的性味:生者甘、凉、无毒;熟者甘、平、无毒。
菱角的归经:入胃、肠。
菱角的功效: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
菱角 主
治:疮毒,赘疣,近期民间用于治食道癌、胃癌。
参考用法:
1、鲜菱草茎(去叶及须根)120克,水煎服,治小儿头部疮毒,亦可解酒。
2、红菱角晒干研末,空腹服10克,红痢用老酒送下,白痢用米汤送下,治痢疾。
3、鲜菱蒂(菱柄),搽擦患处,一日数次,治赘疣(青年性扁平疣、多发性寻常疣)。
4、菱角、诃子、薏米、紫藤瘤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治食道癌、胃癌。
5、生菱角肉煮成褐色浓汤,每日用20-30个菱角。汤作2-3次分服,可治子宫癌、胃癌。据日本报道,此方长期服用,屡有收效。
6、菱角粥:大米100克,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菱角粉30-60克,同煮熟,用适量红糖调味食用。有健脾益胃,补气防癌作用。适用于慢性泄泻,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症。并有防治胃癌,食道癌,子宫癌作用。
7、菱角粉10-50克,白糖适量,水煎成糊状食用。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解酒毒作用。适用于因酗酒引起之口苦、烦渴、咽痛等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