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兰草软腐病途径探索(二)
二、兰草软腐病应对方略
首先,提高兰草自身的免疫抵抗力。尽力培育、引进健壮的兰苗,增强抗病能力,是最积极有效的途径。
第二,植料的好坏是引发软腐病的重要原因。植料过湿、过细,透气性差,致使根系呼吸困难,从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是引发软腐病的罪魁祸首。因此养兰的植料不但要透气性良好,而且要经过杀菌消毒,让兰草生活在无病菌的栽培植料里。老植料,无论兰株有无病状,老植料都要经过爆晒,晒干后,用细筛把植料筛一遍,清除细小的颗粒、粉末,装入容器内,加水(开水最好)2.5倍浸泡24小时捞出,拌入1/500“土壤菌虫通杀”药剂,拌匀装入塑料袋,封口闷杀48小时,晒干后加新植料50%装袋即可备用。新植料也要经过爆晒、干燥、浸泡以及药物闷杀等方法处理,高温杀菌比较彻底。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感染软腐病的机会。
第三,花盆,不管是新旧兰盆,都必须要用刷子刷洗干净后,再用高锰酸钾1/4000倍液浸泡48小时杀菌,才使用。
第四,种株,不管是自己的兰草分盆,还是引进的兰苗,都必须清洗消毒后才栽培。
第五,夏季养兰降温、除湿、通风是防病的必要手段。高温、高湿、闷热的环境是产生软腐病的主要原因,软腐病暴发的环境条件是25°C~30C以上的气温,80﹪以上的相对湿度。通风是指养兰场所,新鲜空气的流通。不通风及空气污浊不仅使兰草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还容易使兰草产生病害。这里的通风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场地新鲜空气流通,保证兰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二是盆中上下通气,保证兰根呼吸畅通。通风不仅可以降低兰房温度,而且是降低兰房湿度最有效的方法,湿度的控制可以抑制病菌繁衍,减少病害。必须指出:降低温度的办法只能用通风的方法来解决,如果用增加湿度的方法来降温,则会使原本过高的空气湿度更高,更加有利于病菌的繁衍。风扇虽可促进空气流通,却不可提供新鲜空气,温室的新鲜空气毕竟是有限的、受阻的,比不上自然环境是开放的、无限的,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温室养兰才会减少软腐病的危害。通气在养好兰草,防治病害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养兰人应高度重视。
第六,恰如其分的浇水。浇水不当是软腐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粗放浇水造成兰草心叶积水,叶芽灌水,也是引发软腐病的原因之一。夏季在烈日下温度较高时浇水,伤害兰根,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用喷水、淋水法浇水,直接将水灌入新芽或叶心中,以致积水发病。用浸盆法浇水因水反复使用而传播了病菌。因天气高温干热,为降温增加湿度,而向兰株喷水、淋水,从而造成积水生病。为清除叶面灰尘而喷水、淋水而致病。连绵阴雨或暴雨,造成叶芽和心叶积水而发病。浇水太勤过度,盆土长期潮湿。这些情况致使病菌大量繁衍软腐病暴发。
第七,合理施肥。施肥不当是软腐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施肥要科学,重肥浓肥伤根,易给病菌侵入造成机会导致发病。如果在施肥时,将肥料直接放到喷水壶里进行摇晃稀释的,那必定会有一小部分未化开的颗粒肥在其中,当肥水进行喷施时,必定造成一部分未化开的颗粒肥随着气流水流喷向兰叶。偶然之间,那未化开的颗料肥会进入到刚开口或已开口的兰芽芽芯内。进入兰芽芽芯内的肥分棵粒便有可能伤及幼嫩的芽芯而造成伤口。造成伤口的幼芽芽芯极易感染病菌,而被软腐菌软腐。要根据兰草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要,合理搭配肥料要素,进入夏季以后如果偏施氮肥,会造成外强内虚,叶片虽然肥嫩油绿,但细胞壁薄,抗病力下降,病菌极易侵入。因此春季可适当增施氮肥,但进入夏季以后,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以增强兰株的抗病能力。高温期间尽量不作根系施肥,即使要施肥,也采用叶面施肥的办法进行,以防高温时施肥伤根,为软腐病发生提供条件。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发酵腐熟,使用时要杀虫杀菌,不让病菌带入兰盆植料中滋生繁衍。兰花施肥一般说来,在春季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以利多发芽,发壮芽;夏季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且尽量少施或不施,以防产生病害;秋天放心大胆施肥,可大肥,有利长壮草大草。
第八,杜绝菌源是预防软腐病的关键措施。防止虫害,兰草软腐病是细菌性疾病,细菌的侵入一般要有入侵口,虫最易咬伤兰苗,从而导致细菌侵入。兰盆不要摆放太密,防止风吹兰叶相互擦伤,感染细菌。刀剪,要剪一次消一次毒,避免病菌交叉感染。不要从病苑引进新苗。有人参观了兰苑,要立即消毒。
第九,日照是防治软腐病的一剂良药
夏天遮阳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但是有的兰房用遮阳网遮的严严实实不透光,致使光合作用能力相对下降,造成兰草软弱,抗病能力差。殊不知适当的日照对兰草的生长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它有利于兰草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兰草健康生长的重要保证。兰草虽然在较弱的光照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光愈弱相对来说光合作用能力也愈弱。兰苑如果光照充沛,则兰株叶片厚硬,直立性强,生气勃勃。如果过度遮阳,则叶片薄软,当然抗病能力也差。况且阳光能抑制病菌的繁衍,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杀死软腐病菌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室养兰一定要透光,植物生长灯虽可促进光合作用,却不可代替阳光杀死病菌病毒,日照在养好兰草以及防治病害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养兰应高度重视。
第十、预防为主、适时用药是防止软腐病的重要措施
目前对付软腐病,还只能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客观一点说,预防是积极的,主动的,效果也好;治疗是消极的,被动的,效果也差。因此“预防为主、适时用药”成为防止软腐病的必要措施。
防治工作要早做,一般说来,在暮春当气温升到15c以上时就开始用药,千万不要等到软腐病已经发生才采取措施,可每隔一周喷一次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或可杀得杀灭真菌,喷农用链霉素、土霉素或青霉素杀灭细菌。用70%兰花茎腐,500倍液(药剂有1---4号,交替使用,1个月轮换1次)进行叶面喷施或根部浇施,在每次浇、泡水后第2天,及时施药效果较好。高锰酸钾可有效防治兰草的软腐病。在引进苗上盆时,清水预浸1小时后,捞出再放入高锰酸钾1000倍液中浸30分钟,可有效防治软腐病。将猪苦胆汁、清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并加人少量洗衣粉,用其喷洒兰株,可防治软腐病。用洗衣粉溶液喷洒兰株,待病好后,必须用清水冲洗叶片几次,以使兰株正常生长。用阿斯匹林1
5 0 0
倍液,淋浇一次,能有效地控制软腐病的蔓延。用噻菌铜500倍液,每10天一次,进行预防。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此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毒,对皮肤有一定腐蚀作用,是一种强氧化杀菌消毒剂。25%以上的浓度属于易爆危险品,是专控商品。3%的过氧化氢在一般医药商店有售。处理治疗兰苗软腐病就是这个浓度。预防性使用可以加倍兑水。具体操作:由于引起软腐的欧氏杆菌是依附水分而生存,一般在球茎周围集聚,所以不需脱盆,可用针管吸50毫升,注射在发病部位和邻近假球茎周围,如果发现邻近球茎叶基部发黑、发黄,要用针挑开,注射少量过氧化氢溶液,一天一次,连续2次,每次过30分钟后用清水彻底灌根一次,第二次清水灌根后放在通风处阴养一周,一周内不要浇水,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兰花生长期坚持用1/1000高锰酸钾和1/100
的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对兰场和兰苗进行杀菌消毒有好处。 要狠抓关键时期用药。软腐病发生的时间一般在闷热潮湿、高温高湿的6月、7月以及夏秋之交的8月,因此这三个月是防治软腐病的关键时期,即使未发现病害也要每周用药防治。“宁可错杀三千、决不放走一个”。用药要有针对性。首先必须搞清楚软腐病是“细菌性疾病”,对付它的药是链霉素、土霉素和青霉素。同时防病不要顾此失彼,不要忘了真菌病的危害,要混配一些杀真菌的药物,达到兼治的效果。防治方法要合理,药液要直接触到兰株的各个部位,除了喷洒兰叶正反两面外,还要浇灌兰株根部,这样效果才好。喷洒药液必须在傍晚进行,才有利于兰株吸收。喷洒药液不宜在烈日下进行,以免发生药害。施药后也不宜喷水,雨后还要再补喷一次。另外,兰场周边地面也要喷洒药液,要努力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决不让软腐病菌有滋生繁衍的机会。
第十一、及时治疗是防止软腐病蔓延的必要手段。
软腐病高发期间,要注意仔细观察,一旦发现症状要及时治疗。要采取果断措施,决不能因拖延而导致蔓延,具体做法如下:
1、切掉病株,彻底销毁。不仅要切掉有明显病状的兰株(通常是新芽或新株),还要切掉相邻的1~2株老草,因为它们也已经感染了病菌,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舍不得下手留下祸根,遗害无穷。
2、对留下的兰株要洗净消毒,一般用甲基托布津及农用链霉素溶液浸半小时,要全株浸没,取出后倒挂晾干,再重新上盆栽种。要注意原来的盆和植料皆不可用,栽种时要在切口处多洒一点甲基托布津粉未,以防病菌再度侵入。也可将兰株放在77%可杀得和噻菌铜800倍混合液中浸泡2小时,取出阴干,栽入消毒过的基质中,并在2-3天后才能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