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蜂拥上海殡葬业,我们需要怎样的就业环境?

(2009-03-24 22:35:58)
标签:

杂谈

大学生蜂拥上海殡葬业,我们需要怎样的就业环境?           

大学生蜂拥上海殡葬业,我们需要怎样的就业环境?

                                                 杨广虎

   今年就业形势严峻,“适者竞存”,为了生存,在现实面前,我们的天子骄子--大学生逐渐放下自己的清高和不屑,正积极从事着社会上各种职业,维持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大学生是一种身份,不是职业,头顶桂冠,在特定的时段,或许会带来更多的羡慕和机会;但在现在到处是大学生的社会就业洪流中,显得又是多么的普通、无奈,甚至出现了一些愤怒:社会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为什么还要年年扩招,想回农村当老师,都比高考独木桥还难?我昨晚还看到,今年教育部研究生、博士生又是扩招,难道这样才能缓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暂时为了生活,从事各种社会职业(包括许多新职业),无可厚非。但是我觉得如果让一个有志的青年学生终生从事他放弃理想、仅仅谋生和养家糊口的职业,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社会上的一些简单的、技术性职业完全不需要大学生。我不想纠缠于先就业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样的命题之中。有时候一想,如果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心里空空,如同行尸走肉,真也没有意思。我们有时站着说话不腰疼,看到和我当年毕业一样,急着找工作,没有着落的大学生朋友,心里万分着急和疼痛。语言和文字显得是多么苍白和无助。特别是农家出身的大学生,“啃老”没有退路,只好委屈求全。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应试教育的恶果,大学教育的闭门造车,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等等,最终让我们看到了不愿看到的现实:大学生隐性失业。

   公务员,挤不进去;教师,基本饱和。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搞创业,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创出了业?职业待遇的不平等,趋之若鹜的大学生跟风走,害了谁??由网友选出了2008年的十大暴利行业,依次为房地产、眼镜、殡葬、通讯、药品、高速公路、化妆品、教育、婚纱摄影、网络游戏。上海殡葬行业3月21日首次集体面向大学生开放,龙华殡仪馆、福寿园、滨海古园等23家殡仪馆、公墓、殡葬代理服务机构推出以技术和管理类为主的395个岗位。据新闻晨报报道,此次殡葬行业招聘大多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起薪为3000元/月左右,数千名大学生冒雨应聘。全市15家殡仪馆和44家经营性公墓人才短缺,殡葬行业急需补充一大批具有策划、社工、设计、营销、工程、绿化、文化研究等方面背景的专门人才。福寿园的伊华经理表示,应聘的大学生都要从基层开始做起,一经录用,除四金外,税后月薪可达到3000元,1/3应聘者选中“防腐整容师”岗位;而设计总监、人事总监、总经理助理等高层管理岗位年薪为8万元到15万元不等。重利之下,居于垄断地位的殡葬业在颇受中国传统教育的今天,招兵买马,气势逼人。难怪有人准备在网上开“殡葬网”了。

    大学生就业如此艰难。需要我们怎样的社会就业环境?我觉得,国家应该提供更多的社会公益性岗位,公开、公平、公正录用人才。这或许有些痴人说梦,因为大家觉得制订政策的都是公务员,肯定要保证他们的利益。特别是要杜绝或者减少以权谋私、人情关系、贪污腐败。现在公务员难进是现实,可是要辞退抱着铁饭碗、高待遇的公务员是难上加难,君不见有得单位十几年老面孔,没有新人进,难道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大学生怎样就业?根本没有进的可能。衙门的进出口基本向大学生堵死。同时,我们的招生,再不能无计划的扩招了,招生与就业要一条龙,虽说我不支持完全的计划经济,可是无计划的市场化,也同样很冒险。大学生的科目设置也应该与需要接轨,毕业后应该继续终身教育和培训。但我反对延长本科、研究生的教育时间,纯属自欺欺人。现在的上学时间都干什么了,不是在图书馆和教室,大家心里最清楚。最重要的我觉得,应该打破行业垄断,人死后,都要花许多钱去处理后事情,掏钱没有脾气,这与超级利润的殡葬业垄断有很大关系。可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民政部门在继续保护。其他电力、通信等行业也一样。在不平等的就业环境下,怎样能看到就业的阳光?寒窗十载,等来的难道是失业、没有多少生活保障的再失业??

 

                                                               2009.3.24夜于长安匆记

 

来自杨广虎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yangguangh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光阴
后一篇:春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