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企业技术与业务关系的一个讨论
(2009-11-23 16:07:03)
标签:
互联网核心竞争力技术业务创新财经 |
分类: IT评论 |
前些日子,看到keso 东拉西扯:从香港看中国互联网
首先,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模式,缺少所谓“技术创新”,一定是一种“缺点”吗?也许这正是内地那些互联网业在经营业绩上还能有一些作为的某种契机呢?总体来看,互联网领域一直是强势的技术创新驱动、创造新市场的典范,但有一天,这个趋势也会有所转变吧。就像现在,想要做一个基于网站的“业务”,能否在经营上站得住脚,技术的重要性(或比重)已经大不如前了。(这是指创造一个基于互联网具体的企业或业务而言,而不是互联网的整体)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技术吗?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
我大致同意keso所说,“简单地把业务搬上网这个时代已经过去”——要我说,这也许都算不上个“时代”,但同时我也认为,“简单地把技术搬上网的时代同样也过去了”——比起前一种,这确实是个时代,而且,由于资本偏好的缘故,被强化了。笼统地,也许比较中肯的说法,现在是应该由“三轮车”变成“四轮车”——由技术一个轮子导向变成技术和业务两个轮子导向的时候。
在上述两个方面,我还是觉得,相比于技术,业务“上网”的空间(或者说,机会空间)更大。在IT发展背景下的业务模式(基于可用的IT)创新始终是滞后的。这是一种业务模式的创新,技术是被利用者、催化剂、助推器。这里也需要技术创新,这是一种“业务模式创新导向的技术应用创新”。例如,作为一名更多站在应用者立场上思考的人,我感受到,所谓web2.0,或者有人派生出的Enterprise2.0,它们发展上令人失望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对现有技术的理解、运用。这,一部分体现在技术方面,对技术的集成、驾驭,也许更成问题的部分体现在业务方面,如何理解、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新的,基于新的技术的模式——可是聪明的人都不会在这方面下工夫,因为垫在下面的技术的基石,随时都可能被抽走、崩溃。这也许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不等于它不是个问题。
我大致同意keso所说,“简单地把业务搬上网这个时代已经过去”——要我说,这也许都算不上个“时代”,但同时我也认为,“简单地把技术搬上网的时代同样也过去了”——比起前一种,这确实是个时代,而且,由于资本偏好的缘故,被强化了。笼统地,也许比较中肯的说法,现在是应该由“三轮车”变成“四轮车”——由技术一个轮子导向变成技术和业务两个轮子导向的时候。
在上述两个方面,我还是觉得,相比于技术,业务“上网”的空间(或者说,机会空间)更大。在IT发展背景下的业务模式(基于可用的IT)创新始终是滞后的。这是一种业务模式的创新,技术是被利用者、催化剂、助推器。这里也需要技术创新,这是一种“业务模式创新导向的技术应用创新”。例如,作为一名更多站在应用者立场上思考的人,我感受到,所谓web2.0,或者有人派生出的Enterprise2.0,它们发展上令人失望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对现有技术的理解、运用。这,一部分体现在技术方面,对技术的集成、驾驭,也许更成问题的部分体现在业务方面,如何理解、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新的,基于新的技术的模式——可是聪明的人都不会在这方面下工夫,因为垫在下面的技术的基石,随时都可能被抽走、崩溃。这也许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不等于它不是个问题。
最近常看见keso苦口婆心地劝告电信、移动做好自己的“管道”本分,管道,道路,都是一种基础设施。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整体上也是一种新的基础——就像新大陆一样。虽然现在新大陆还没有稳定,随时在漂移、塌陷、喷发,所以,建筑在其上的应用也很难稳定。但是总有一天它需要相对的稳定,应用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我认为,这种相对的稳定,不是整体上一下子形成的,而是一块一块形成的,这个迹象,现在已经看得见。能够在技术的前沿做出新的创造,其空间和前途自然是最不可限量的,但观察现实,如何把现有的种种新/老技术用好,这个空间也足够大,但它得到的重视似乎不足够。
(本文内容是根据5G/五季网络keso文章后的本人做的评论内容整理(稍有补充),那里有keso的回复)
前一篇:善用税收杠杆的青官
后一篇:从科学网对博主的棒杀反观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