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大学未名湖新年 |
分类: 随笔 |
1995年我考研到了北大。这年12月底的时候,就有许多同学告诉我说,北大有一个传统项目,每年12月31日晚上,同学们都会自发地跑到未名湖上去庆祝新年。作为新生的我们,对于北大的热爱简直是新发于硎,这样的事情当然不会错过,那天晚上也就欣欣然结伴而往。
湖上结了厚厚的冰,大约两千人在冰上狂欢。手拉手,围成很大的圆圈,跳拉圈舞。有时大圈里面套小圈,小圈里面再套更小的圈。有时几个大圈同时运转,若从空中俯瞰,可能很像一组壮观的澎湃运行的齿轮。冰很滑,常常有人滑倒,甚至是成片成片地滑倒。但是一阵嘻嘻哈哈之后,出现了缺口的大圈就会重新闭合,像一列回环火车一般,慢慢启动,加速,疾走,奔驰。速度越快,圈子就会被甩得越大,手上承受的拉力也就越大。直到有人承受不了拉力而松开手,旧圈子崩溃,新圈子重新组合。
有些浪漫的同学在圈子中间点上几支蜡烛,在寒冷的北风中摇曳,却不会熄灭。若是风大时,便会有几个同学去围住它们,挡住风。这点点的微光,却带来融融的暖意。烛光映在年轻的脸上,和映在苍老的脸上,那感觉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吧。
脚下的冰层,有时不堪忍受这么多人又蹦又跳,不时发出“嘣”、“嘣”的抗议声。这沉闷的断裂声,往往会引来学生们一阵惊叫,然后大家就换个地方继续跳,健忘得很。一般来说,靠近南边的这一半湖面,冻得比较结实,北边就不行了,个人在上面走走还可以,跳集体舞是敬谢不敏了。
那天晚上0点的时候,钟亭那边,古老的校钟突然响了起来:“当——~~~~~~~~~当——~~~~~~~~~……”响了十多下。于是大家一起欢呼,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互道新年好。个别激情的爱侣们则在钟声里当众激吻,令人羡慕。
敲钟的人是谁?我们当时并没有去考究。但过了不久,我们就无意中在一个很偶然的场合知道了答案。大概是96年3月吧,刘小枫来北大做一个关于社会理论的演讲,比较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乐戴云教授搓着手,笑眯眯地上来作开场介绍。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乐老太太。她说:“北大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新年敲响钟声了,我非常荣幸,在今年元旦的时候能够担任重新敲响这钟声的人。这是不是也象征着民主自由的精神,又要重新回到北大校园里面来了呢?”当时我们许多听讲的人,都觉得乐教授在公开场合这么讲,真是大胆。后来有人告诉我,在80年代的时候,每年新年都要敲钟的,不过从90年开始,就再也没有敲过。
在乐老太太的这次短暂而激情洋溢的演讲之后,钟亭敲钟活动又再一次偃旗息鼓了。学校官方再也没有正式组织过钟亭敲钟,新年来到时只是偶尔有些学生用石块或者什么东西胡乱地一通乱敲,声音尖锐而单薄,呕哑嘲哳,传之不远。乐老太太“民主自由的精神”昙花一现。后来有那么几年,学校在大讲堂前面的广场上面弄了个钟,校长亲自去敲。但是我总以为不如钟亭的老钟那么正宗。
96年底,为了迎接百年校庆,未名湖搞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工程,我们大家都参加了象征性的劳动。主要的工作是挖掘机干的。所以当97年的新年到来的时候,未名湖里没有水,只有一片被挖过的烂泥。同学方生等人勇冠三军,下去跑了跑,开始还作《红色娘子军》里洪常青、吴琼花的劈腿飞身挥舞大刀状,但是很快就深刻地领略了红军过沼泽地时候的艰苦,鞋子、裤子基本上是废掉了。
97年春,湖中重新注水,又是一派风流。98年要到来之时,我和山鹰社的朋友们一起来到未名湖。我们人数众多,非常拉风,先是拉着手在湖边走,齐声叫着:“山鹰社,新年好!山鹰社,新年好!”最后又下到冰上,融入两千人的海洋中去。那是我印象中最开心最热闹的一次未名湖新年狂欢。
在那以后,参加未名湖新年活动的人就逐年减少了。到2000年,因为千禧的缘故,还能够保持一定的规模,但是从01年开始,就不可挽回地衰败下去。学校在新落成的百周年纪念讲堂里安排了活动,在讲堂外的广场上也搭起舞台,声光电一体化,有效地分散了未名湖的人流。对于那些入校晚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把广场上的歌舞当作是正宗的新年庆祝传统了吧。
我是个恋旧的人,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未名湖上过新年0点。正因为如此,我也最直接地见证了未名湖新年文化的衰落。出租冰刀的人出现了,商业势力进一步挤压着人们的古典情怀。到得2004年的元旦0点的时候,未名湖上的人已经很少,而且大都在滑冰。新年来到的那一刻,湖上再也没有什么喧哗,只剩下一片寂寥。轻微的“咝咝”的冰刀声,切断了曾经的残梦。后来从大讲堂那边来了一点人,也不多,跳了一阵拉圈舞,规模不大,而且很快就又散去了。
我对拉圈舞的衰落很伤感,而且又是新的一年,我自己也是依旧孤独,所以也不溜冰——反正也不会——只是在冰面上走来走去,思考写一篇小文章,关于未名湖的庆新年传统的。后来想着想着就想远了。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梦想,逝去的故事,逝去的感动,自己年华老大,一事无成,一切都是如此的无可奈何。后来就下了个决心,04年一定要完成多年来的一个宿愿,就是写出一部校园爱情小说来,对那些逝去的往事作一个总结和交待。于是就进一步构思起来。这部小说05年正式完成出版,就是《关关雎鸠》。
岁月催人老,一年比一年过得快,转眼又到了07年元旦。我又一次来到了未名湖上。只有几十个人影在那里游荡。他们之中,有几人能够知道这湖上曾经的热闹?当年浩歌,已成绝响。冰上有积雪,一片白,一种清冷清冷的漂亮,但是滑冰就滑不动了。
我打车回家的时候,发现起了大雾。有的路段能见度不超过10米,真是来北京以后所仅见。
大雾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