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办好家长学校
中小学家长学校作为成人教育机构,目前在实际举办过程中还存在着办学与管理的规范问题;家长作为家长学校的学员,是否能够保证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还没有一定的规范制约,具有较大的自由与自愿性。如何监督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让家长真正认识到,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这是家长学校要探讨的课题。
未来社会的家校合作,不能仅停留在学校一方为主的联系、沟通、协调的层面上,而应当是学校、家庭互为主体的、全方位的有机联结,是以共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双方活动。一是以家长为行为主体,主动、自觉、有组织、有秩序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对学校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评议权。正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家长委员会就是这样一种组织;二是以学校为行为主体,积极、自主、有计划、按规范地开展家长教育工作,提高家长素质与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举办家长学校就是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之一。
中小学设立家长委员会可以使之成为支持和配合中小学校办好家长学校的重要帮手。可以通过调动家长委员会参与家长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借助家长委员会的力量促进家长学校建设。这是中小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家长学校办学渠道既务实又有效的新思路。
家长委员会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其具体工作方式包括邀请专家学者、学校校长和相关教师、优秀父母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发挥专家学者在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方面的指导作用;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通过优秀父母现身说法、案例教学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建立微信、微博等网上家庭教育信息平台,引导广大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促进家长共同成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充分利用好家长委员会这一工作平台,发挥家长自我教育的优势与主体作用,参与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从学习状态的角度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创新与变革,实现了家长从被动式、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式、探究式学习的转变,家长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会有极大的提高。
现在,中小学校在家校合作工作中经常谈及的“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成为当前教育系统使用率很高的两个热词。中小学家长学校是由学校作为行为主体,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而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则是由学生家长代表作为行为主体,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二者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二者的内在联结。作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纽带和基本组织,家长学校与家长委员会在人员组成上有着共同的部分,即都要有家长代表的参加;在职责与功能上有着内在的联系,即都承担着密切联系家庭、社会,完善、优化学校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能;在根本工作目标与任务上有着基本的趋同,都是为了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教育氛围,实现系统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所以,中小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与家长委员会各自的作用,实现合力育人的共同教育目标。家长委员会既然是一支来自学校外部的重要的参与、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力量,那么,就应当充分发挥其职能,吸纳全部家长参与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教育进程中,这就是家长学校要达成的目标。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家长学校的建设与举办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虽然在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中,家长有着不同的身份和任务,在家长委员会中,家长是管理者,要承担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的职责;在家长学校中,家长是学习者,要完成学习的任务。但二者是一体的,如果能够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让家长以家委会委员的身份参与家长学校建设,就会很好地实现家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充分挖掘、利用家长群体中潜在的教育资源促进家长学校建设。一是发现家长群体中具有开展家庭教育优势的家长,现身说法,利用自己所学所感所获教育、影响其他家长,成为家长学校最直接的教师;二是利用家长拥有的社会资源,为家长学校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在场地、物资、人力资源等方面为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实践证明,在不少家长委员会工作做的好的中小学校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并取得了好的效果。有位中学校长在一次学校家长委员会会议上深有感触地说:“各位家长代表都是社会上有作为的人士,同时也是教育子女的行家,真诚地希望各位委员能够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在家长中推广先进的教育方法,从家长中发现典型和教育案例,推荐给家长学校,做到资源共享,共进共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另外,家长学校从办学行为主体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家长学校。在这些由不同主体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中,由教育部门主管和主办的家长学校,在管理体系和办学质量上有显著优势;并且,各类家长学校在办学过程和教育活动中,都离不开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参与。因此,教育部门在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责无旁贷。
中小学家长学校在整体家长学校发展事业中所处的地位和理应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要对其他由不同主体举办的家长学校的建设的发展给予支持与帮助。同时,其他类型家长学校的发展也是中小学家长学校发展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以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家长自主举办家长学校,将会有极好的发展前景。教育部门要发挥好主导作用,负起责任来,整体协调整合,为中小学家长学校自身发展增添力量。
(本文节选自: 管相忠著《中小学家长学校办学指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