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述】玉屏风治疗MPI期AR的临床研究

(2016-07-07 09:18:19)
标签:

365

健康

玉屏风散

变态反应

《丹溪心法》

变态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发生在易感个体、与变应原有关、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IgE)介导的鼻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反应。该反应过程由多种炎症介质、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1968Conell首先描述了AR炎症反应的激发现象。研究者对处于非花粉期的花粉性季节性AR患者给予低剂量连续每日滴鼻刺激,结果发现,这些患者到花粉期时,症状较往年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而当停止变、变态原刺激时,这些患者重新转复于非高反应状态1。因此,通过这一现象提出了AR的最轻炎症持续状态(minimal persistentinflammation MPI)这一概念,主要是指致敏鼻黏膜持续暴露于低剂量变态原时,虽不表现出AR症状,但可使鼻黏膜处于变态原的的高反应状态。处于MPI期的患者发展为AR症状期的危险性增加,而尽早对MPI期炎症的干预可有效降低这一危险性。

关于这一状态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有研究发现,MPI期的主要病理特征为鼻黏膜中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持续浸润以及上皮细胞中ICAM-I(细胞间黏附分子-1)分子的表达增加。ICAM-I属于Ig超家族成员,特征性地表达于上皮细胞中。可与T细胞上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分子特异性结合,使T细胞黏附于抗原递呈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以及各种靶细胞上,引起变态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1,2。变应原刺激后ICAM-I表达的增加对AR中炎症细胞的持续上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变应原的季节性因素或采取了减少暴露于变态原的措施等原因,机体可无明显症状,即处于间歇性AR的无症状期。但在此期间,由于阈下剂量变应原的持续存在刺激,鼻黏膜仍然处于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状态中2。这种慢性炎症反应虽较AR症状期较轻,但可导致鼻黏膜结构重塑3,引起鼻黏膜的高反应性,使得变应原的刺激阈值逐渐降低,最终导致AR的持续时间加长及严重程度加剧4。由此可见,通过对MPI 期的干预可对AR的发展及转归起到重要作用5

根据目前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指南,AR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抗白三烯药、抗胆碱能药等2.其中,鼻用激素在AR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患者对鼻用激素的敏感度不同,并且随着使用的延续疗效下降,造成病情的反复及迁延6

ARIA指南尚无针对MPI 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也未涉及中医药在MPI期的治疗地位问题。

中成药玉屏风散出自元代名医朱丹溪的经典医著《丹溪心法》。其主要组分为黄芪、白术及防风三味中药,具有益气、固表、止汗、扶正固本之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预防风寒感冒、呼吸道感染、AR、支气管哮喘等上呼吸道疾病。已有研究发现,玉屏风散口服或鼻腔给药可有效降低AR的炎性反应,其可能作用机制为调节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1 ,Th1/Th2平衡7,抑制LgE产生,抑制肥大细胞释放其生物活性物质8-10等。其中,黄芪在全方中具有“主导”地位,单味用药即可产生疗效。主要通过提高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纠正CD4 T细胞向Th2细胞的转化而发挥调节作用;白术与黄芪有协同作用,前人将白术作为“扶正固本补气”的常用“药对”,其主要通过促进淋巴细胞分泌白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ɑ发挥调节T细胞亚群的功能;而黄芪、白术佐以防风,可以通过防风对抗过敏介质(组胺),作用共同发挥该方剂的免疫调理效应11.

 参考文献

1】    Montoro J,Sastre J,Jauregui I,et al.Allergic rhinitis:continuous or on demand  antihistamine therapy?[J].J invest Allengol Ciin Immunol,2007,17(ssUPP12):21~27

【2】    Bousquet J,Khaltaev N,C AA,et al.Allergic rhinits and itsimpact on asthma(ARIA)2008[J].Allergy,2008,63(Suppl86):8~160

【3】    Lei F,Zhu D,Sun J,et a;.Effects of mininal persistent infammation on nasal mucosa of experimental allergic rhinitis[J].Am J Rhinol All,2010,24(1):e23-e28

【4】    Canonica GW,Compalati E.Minimal persistent inflammation in allergic rhinitis:implications for current strategies[J].Clin Exp Immunol,2006,158(3)260-271

【5】    Graft D,Aaronson D,Chervinsky P,e al.A placebo-and active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 of prophylactic treatment of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with monetasone furoate aqueous nasal spray[J].J Allergy Clin Immun,1996,98(4):724-731

【6】    杨玲,何威.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激素敏感性[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10:681-683

【7】    陆美萍,程雷.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新疗法[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0,42:124-130

【8】    汶医宁,史传道.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成药,1993,159):38

【9】    林文森,等.补气固表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5:263

【10】黄泰康.中药方剂研究大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309

【11】宋珏.基于量效关系分析的复方玉屏风抗炎免疫作用及配伍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