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个穴位,103位健康大将!小小的穴名,看似平常,却与人紧紧相随!“穴位到底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准?”“这样用穴位适合我的身体状况吗?”“会不会有副作用呢?诸如此类的烦恼,怎么办?”那么,就请大家赶紧跟中医先生一起来学几个非常实用的穴位吧:
远离腰酸背痛:腰阳关
在人体上,有相呼应的两个“关隘”,这就是任脉上的关元和督脉上的腰阳关。关元穴很多人都知道,在腹部。关是关口,元是元气,关元就是元阴元阳相交之处。
而腰阳关就相当于关元穴在背部的投影。腰是指位置在腰上;阳是指在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腰阳关就是督脉上元阴元阳的相交点,是阳气通行的关隘。
腰阳关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专门治疗腰部疾病的穴位,尤其对于现代人经常犯的急性坐骨神经痛、腰扭伤等治疗效果非常好。发现腰部疼痛的时候,可以躺下来,趴着,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在腰阳关的位置热敷,保持这个部位的热度,每次敷20分钟到半小时即可。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用大拇指在腰阳关的位置打转按摩,每次按揉100下,可以很好地改善疼痛的症状。
中医将人体的颈、胸、腰椎分为三关,分别为风寒关、气血关、寒冷关。腰阳关穴就在第四腰椎,正好处于寒冷关的中间地带,而这里又是阳气通行的关隘。很多老人到了冬天经常感到后背发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经络不通,阳气无法上行。这时候,只要打通了腰阳关,阳气顺行而上,所有的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了!
教您这样来找腰阳关穴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处。简易取穴方法:首先找到髂骨,髂骨就是人们平常系腰带的地方。找这个穴的时候,先顺着腰往下摸,会摸到腰下有一块骨头,这就是髂骨。将双手大拇指在髂骨的边缘固定住,然后双手食指在背后交会,在背后中点的连线处就是腰阳关。
缓解心慌胸闷:至阳穴
至阳穴在后背第七胸椎之下。为什么一开始就强调这个七呢?因为“七”这个数字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在十二地支当中,阴阳的兴盛正好是六支,比如阳气从子时开始升发,到午时达到极点。第七支“午”在这里起着兴衰转承的作用。至也就是极、最的意思,至阳的意思就是说到了这里,阳气就达到了一个顶点。
至阳穴是后背督脉上阳气最盛的地方,所以,这个穴位能够治疗的疾病有很多。现代医学证实按揉它能够很好地改善肝功能,而且按摩至阳穴能够降低黄疸指数。
但是,至阳穴最乐于“效忠”的还是人的心,有的人经常感到心慌、胸闷、心跳时快时慢,尤其是心里有事的时候,这种现象很严重。这时候就可以按摩至阳穴来调整。如果身边有亲人的话,最好趴在床上让亲人帮忙按摩,那样可以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温情,给身体多加入一分"爱心健康"。如果独自一人,也不用难过,自己动手一样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手弯到后背,用食指和中指合力使用,力度可以加强一点,给至阳多加一点动力,心慌气短的问题要不了多久就能解决了。
每个人都有感到力不能及、无助的时候,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够伸出手来,或许仅仅是强有力的一握,或许是拍一拍肩膀,都可以给茫然无措的人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至阳穴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坚定人们信心和正气的穴位,当您心里慌张、混乱的时候,都不要忘了,在您的身体上就有这样一位会随时给您打气加油的朋友!
教您这样来找至阳穴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简易取穴方法:在我们的后背两侧有两块鼓起来的骨头,叫肩胛骨。在肩胛骨的下角,就是最下面的那个点,将两个点结合起来划一条线,与后背正中结合的地方就是至阳穴。
治疗忧郁失眠:灵台穴
中医将五脏六腑也按照其职能范围给予了一定的职位。这当中,与周文王相提并论的当属心,称“心为君主之官”。而灵台的“灵”就是指神灵,也就是心。而“台”则是指台基,高台,号令之处,灵台顾名思议就是君主宣德布政的地方。像这样的地方,大家知道,一定是要干净、清净,外人不能轻易入内的。所以,古人说“灵台者,心也,清畅,故忧患不能入。”
可能很多人已经想到了,这个穴的作用就是修心养性,专治神志病的。古籍中说:“灵台无动谓之清,一念不起谓之净。”现在的人天天忙于追逐功名利禄,心很少有清净的时候。所以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情绪病,如失眠、忧郁症等困扰。物质生活虽然很丰富,却感受不到幸福,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心”。
灵台穴在背部,往上紧靠着心俞和神道,是心这个君主行使它职能的地方。所以,当人的情绪不对、心情不好的时候,都要先想想,是不是从生活中捡了很多“垃圾”扔灵台里了?这时候就要坐下来,好好清扫一下灵台,想想最近有哪些不顺畅的事,这些事情真的这么重要,至于为之食不香,寝不眠,弄得自己憔悴不堪吗?好好打扫一番,把“垃圾”扔出去。因为只有灵台纤毫不染,心才能专心致志地行使君主的职能,让各个脏腑各就各位好好工作。这样,人体这架“精密仪器”才能安稳运转,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杂事。
所以,时常感觉情绪不对,比如忧郁、经常想哭,或者脾气很大、老想发火,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却总是莫名其妙睡不着觉等等症状出现的时候,都不妨对灵台穴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方法也很简单,就好像拿一个鸡毛掸子打扫尘埃一样。我们可以买一个按摩锤,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卖的,没事的时候在那里轻轻地敲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锤击病去。只要坚持下去,心里和身体的这些"小尘埃"都会被敲击到不见踪影。
教您这样来找灵台穴
沿着至阳穴往上,就是人的第六胸椎。沿着背后正中线下来,大椎是人体的最后一个颈椎,再往下就是胸椎。大家吃鱼的时候会发现,鱼肉全吃完之后,是一块长条形的骨头,旁边是向两边分散的鱼刺,这一根一根的鱼刺和人体背后的骨头很有一比,人后背的骨头也是这样有规则地排列的。而两根刺之间空的地方,在人体当中就表现为凹陷,就好像两山之间的山谷一样。人们常说地心是精华汇聚之处,也就是气血能量汇聚的地方,这也就是您的穴位所在之处。
依据上面的方法找到至阳穴之后,再顺藤摸瓜,找到上面的一根骨头,骨头上方的凹陷处就是灵台穴所在位置。所以,灵台穴位于第六胸椎棘突下。
宝宝厌食一手搞定
日常很多宝宝都不太爱吃东西,这让不少家长头疼。西医对小儿厌食的治疗效果不大,中药孩子又不配合吃,如何是好呢?其实,小儿推拿对孩子厌食很有效,既简便易学,又没什么副作用,家长不妨一试。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不欲饮食,甚至拒食。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湿热天气容易发病。患儿以1~6岁儿童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患儿除食欲不振以外,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但日久则精神疲惫,体重减轻,抗病能力下降,诱发其他疾病,甚或影响生长发育而转化为疳证,故应及时治疗。
小儿厌食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引起,其中以喂养不当最常见,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厌食患儿推拿治疗的原则主要以健脾益气、和胃消食为主。为了便于宝宝家长们记忆,中医推拿有一套简单的“厌食患儿推拿三字经”,非常实用。您不妨试学之:
补脾经, 指腹揉;推三关,
腕肘纹。
补脾经的具体操作手法是推拿者旋推患儿大拇指指腹,连续100~300次,注意用力要柔和。推三关是推拿者用自己的拇指或食、中两指罗纹面着力,沿患儿前臂桡侧,自患儿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四横纹, 轻掐揉;大鱼际,
腹顺揉。
四横纹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横纹。操作时,掐揉四横纹从食指纹至小指纹,每揉3~5次掐一次。揉板门(手掌的大鱼际部)100次,之后顺时针揉腹5分钟。
按以上方法每天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第一次推拿的时候建议在推拿科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