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长期受肠道问题困扰,屡经检查却找不出任何问题。经常感觉肠胃不适、腹痛、便秘或腹泻,严重的甚至影响工作和学习,屡经内窥镜、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等检查发现,80%患者的肠道完全正常,找不出任何病变。这可能是“脑—肠轴”(brian-gut
axis)在作怪。医学界的研究发现,人的肠道与脑部的神经线密切相联。
那么,何谓“脑—肠轴”呢?
消化道的肠神经系统可以独立行使功能,但又通过神经体液免疫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联系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脑—肠轴”受心理社会因素调整,各个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胃肠道和脑之间的一个整合系统。脑和肠道之间就通过这样互通方式维持胃肠道功能的协调。
人体消化道的肠神经系统可以独立行使功能,但它又通过神经体液免疫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联系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脑—肠轴。
肠道与心理健康有关
脑—肠轴受心理社会因素调整,各个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胃肠道和脑之间的一个整合系统。脑和肠道之间就通过这样互通方式维持胃肠道功能的协调。因此,景象、气味等外源性信息,或情绪和思维等内感性信息,通过高级中枢传出的神经冲动,可影响胃肠感觉、运动、分泌和炎症,内脏效应如伤害等感受,又可影响中枢痛觉、情绪和行为。肠道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腹痛等都可能与脑—肠轴敏感有关。
考试前肚子痛,演讲前拉肚子,经过各种专科检查都找不出原因的,这都是脑—肠轴过敏的结果。脑—肠轴的存在也说明,肠道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所以现在医学界也展开针对脑—肠轴症状的药物研究,相信也许再过五年到10年,这类药物就会面市。
肠道掌控免疫机制
人体肠道不只管消化这件事,它也管免疫和代谢功能。肠道主要由小肠和大肠构成。小肠负责吸收营养,并由它把营养输送到肝脏进行代谢,可见小肠在代谢的过程中责任重大。另外人体有三分二的免疫机制由肠道掌控。所以肠道一弱,免疫力就会随着下降,疾病就容易找上门。
不利肠道的生活习惯知多少
肠道健康如此重要,您是否有一些不利肠道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爱吃早餐,爱吃夜宵:长此以往,身体就无法很好提供我们一天所需的能量,夜里则影响肠道的休息,以致胃酸倒流、睡眠不好,肥胖等问题接踵而来。
●贪吃自助餐:当食物多得肠道无法消受时,消化不良、便秘、腹胀、胃酸倒流等症状便会一一浮现。
●水喝不够:一个没有心脏病或肾脏病的成人,每天起码要喝二到三公升的水;流汗多的水分还要多些。水要分开喝,而且进食时一定要喝水,肠道才能发挥消化和吸收功能。
●纤维摄取不足或太多:纤维无法被消化,太多会阻塞肠道,太少则影响肠道蠕动,一样有问题。每名成人一天应吃四五份蔬果,一个苹果是一份,一大碗燕麦是两份,一大盘沙拉是三份,以此类推。
●缺乏运动:没有运动肠胃也会变弱。
怎样自我检查肠道
人们也可以通过以下简单方式自我检查肠道是否健康:
首先是要确保没有出现肠道不适症状。出现症状时,若经过6个星期的自我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作息后都没有什么起色,或症状加剧就须尽快接受更详细检查,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特别是年过45岁者,因为他们患严重肠胃病的概率高。有体重减轻、大便出血、胃出血或家族病史者更不能延误治疗。
第二注意大便次数,最好每天一次,最多不能超过两次,三次或以上就算腹泻了。没有天天排便者,两天排一次还可以接受,三天才排一次可能就是便秘了。
第三观察粪便形状,一整条软硬适中为佳,太硬为便秘,太软可能是便秘、纤维摄取不足或太多,或肠道消化和吸收不良。
第四留意自己的食欲。胃口不好是肠道不健康的警报。如果因为压力大而影响食欲,那就是脑—肠轴问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