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学科普:哪些传染病须着力防范?

(2013-11-02 00:06:09)
标签:

365

科普

医学

风险

环境破坏

    食源性传染病  发生洪涝灾害后,大量的人畜粪便、垃圾、动物尸体等被冲入水中,使生物性污染骤增;另外,农田中残留的农药和工业地区的化学物质来不及转移和处理,造成化学性污染。这些均直接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导致肠道传染病及其他水传染病的流行。水灾后谷物霉变极快,救援物品也常因运输、保管不善而中途变质,但食品短缺迫使灾民使用腐败变质食品,往往造成食源性传染病流行。

  鼠源性和虫媒性疾病  降雨及水灾过后,适于蚊虫产卵的水体增加,为蚊类的孳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蚊子引起的虫媒传染病风险也随之上升。在水灾期,粪便垃圾不能及时处理或远运,禽畜尸体腐败,是蝇幼最适宜的孳生环境。成蝇密度猛增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另外,洪水改变了鼠类的生存环境,造成高地上鼠密度上升,与人群接触机会增多,导致了鼠源性和虫媒性疾病的蔓延。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灾后环境破坏严重,垃圾粪便无法处理,医疗保健系统受阻,药品器械短缺,不能及时进行疫情监测并进行有效防控,使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暴露和扩散,造成人间和兽间疫情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