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札记:巧用苯唑西林治心内膜炎
(2013-05-18 06:38:54)
标签:
巧用小时治心札记黏膜健康 |
体会: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等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特点为发热、易变性心脏杂音、脾肿大、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贫血、周围动脉栓塞和血培养阳性。病因与基础病变(如风湿性心脏病)、微生物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途径(如咽炎、拔牙)有关。症状主要有感染中毒症状、心脏病变表现、栓塞和血管受损现象。症状体征可提供诊断线索,血培养可确诊。因基础病变使心脏出现湍流,心内膜受损,易滞留细菌;血小板沉积成为细菌培养基,形成赘生物;细菌侵犯心瓣膜和内膜,故治疗困难。
滞留心脏的细菌大多数对青霉素耐药,治疗上主要使用苯唑西林钠。该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烧伤创面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败血症、肺炎以及脓胸等,口服后胃肠道吸收好,但食物影响其吸收,故宜饭前1~2小时服用。
前一篇:健康小锦囊:拍“窝”可解热去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