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野掇拾:会“发声”的耳朵

(2012-12-05 08:09:20)
标签:

耳蜗

耳朵

两大

心脏

健康

    有时发出知了的叫声,有时发出青蛙的叫声,有时发出冲水的声音,这不是口技演员的表演,而是从一个人的耳朵里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自己能听见,别人也能听见。

   听说耳朵会发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种特异功能。假如这种“特异功能”自己无法控制,而且让发音者连觉都不能睡,有谁还能说这是“特异功能”呢?其实,这是一种病,叫做血管性他觉性搏动性耳鸣

    所谓搏动性耳鸣是耳鸣的一种,是一种有节律的耳鸣,由头颈部的血管或肌肉产生,并通过骨骼、血管和血流传导到耳蜗而感知。搏动性耳鸣可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两大类,血管性搏动性耳鸣较多见,其耳鸣节律与患者自身的心跳节律一致,主要由血管的解剖变异或血管的其他病变引起的管径狭窄、血流加速和心理紊乱所致;非血管性搏动性耳鸣与头部的肌肉阵挛有关,这种耳鸣节律与心跳节律不一致。搏动性耳鸣大多为主观性,有些为他觉性。大多数患者是单侧发病,女性较男性多发,一般是因为硬脑膜与乙状窦之间存在穿越乳突气房的畸形血管,引起如同心脏跳动或血管搏动样耳鸣声,不仅患者本人可以听到,旁人靠近其耳部甚至头部也可听到耳鸣声。 

    耳鸣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据相关文献报道,耳鸣的发生率为3%~30%。随着年龄的增长,耳鸣的发生率升高,高发年龄在40~60岁。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耳鸣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血管性搏动性耳鸣多由于在影像学上表现不典型,不能确定具体病变部位或责任血管,为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同时患者会因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原因,自觉耳鸣越来越重。所以在治疗血管性搏动性耳鸣,需要医生有足够的耐心去找寻引起耳鸣的部位,引导患者积极配合,进行正确的诊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