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听潮:人性竟是如此的美丽--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2011-12-27 11:11:07)
标签:

影评

金陵十三钗

濞变箰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细细呀 道来\唱给诸公听呀 
 
  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瞻园里堂阔宇深呀\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 呀......" 
 
  
 
    当电脑屏幕上出现剧终的提示,泪眼已模糊,再也无法看清屏幕上最后的画面了,依稀仿佛只是教堂里祈望上帝的天窗,又或是江南的瞻园里、白鹭洲,似像书娟那童稚无暇又饱含恐惧的大眼睛,又像是十三钗妖娆而来娉婷而去的曼妙身影...... 
 
  
 
    很久很久没有像这样肆意忘情地流过泪了,就让它忘情地流吧,内心的情感总要有个宣泄的方式。好多年前,看王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当影片结尾,浑厚的男中音,苍凉地唱起那首《找朋友》的儿歌时,内心就是这种撕碎的感觉吧?! 
 
  
 
    此前曾听说,《金陵十三钗》是描写十三个秦淮名妓的爱国故事,看后才知,远非如此。电影其实刻画了一群人,一群不同身份和背景的男人和女人,面对涂炭生灵、惨无人寰的战争所表现出的人性美! 
 
  
 
    观而有感,感而有发。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影片留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有这样几个镜头和这些片中人物---- 
 
  
 
    约翰的惊天之吼 
 
    美国人约翰是以入殓师的身份来到教堂的,他来这里是为给逝去的神父入殓以换得为生的银钱。除钱之外本无信仰的他因突发的战争结识了一群豆蔻年华的女生和教堂的小打杂乔治,还有曾经花枝招展、风情万端、来教堂避难的秦淮女。或许是生活的磨砺和沧桑让他逃离着内心的良知,他无法正视照片中神父的透视,用终日的酩酊烂醉和垂涎挑逗女人来麻醉自己。如果教堂真的是一方净土,或许这种生活会继续,可是血肉横飞城市中的教堂能成为净土吗?当日本兵追赶的女生无处躲藏,当女生们的惊恐与无助显露无遗,套上神袍本只为逃命的约翰,内心的爱与良知被彻底诱发。他一边拿出红十字会旗挡在胸前做护佑,一边大声招呼着孩子们躲到他的身后,试图能够阻止这野蛮的进犯。可完全丧失人性的日本兵哪里能够停下兽性的发泄,此时凶残的猥亵和野蛮的欺凌已经成为他们获取猎物的本能。只见日本兵“嗖”地抽出刺刀,“扑”地斩断了十字旗,“哗啦”飘落的十字旗撕碎了约翰的屏障。女生们开始四处逃散,惊恐的喊叫声、搏斗声响成一片。撕扯搏斗中,一个小女生被摔出了栏杆,这时就听到一声撕心裂肺的“NO……”女学生坠落了,重重地摔在楼下的地上,头的下面渗出一滩血,而约翰也昏死在楼梯上,因为他扑上前试图阻止杀戮时被日本兵刺伤了右额头…… 
 
    实在无法忘记约翰那惊天的一吼!泪眼中,仿若看到了《九三年》中母亲面对烈火中的三个孩儿发出的母狼似的嚎叫,看到了入殓师约翰人性与良知的涅槃,更看到了为守护爱与美而勃发的足以感动上帝的力量。虽然邪恶的兽性和野蛮的杀戮没有停止,可不屈的人们也在进行着殊死的反抗和奋争! 
 
    自那天起,死去神父的那件圣袍就一直穿在了约翰身上,他俨然成了真正的神父,开始时时刻刻地为居于他教堂中的人们图谋着奔向安全的路。 
 
    “舍我”的给予和生死的替代 
 
    还是孩子的乔治带领女生们拼命跑过街道,他们向脸如黑炭的士兵投去的那惊恐一瞥;慌张的奔逃中,遗落在街道并被踩踏的那双黑色童鞋;士兵们端着枪腰上缠着手榴弹,列着纵队扑向日军坦克的那前仆后继舞动的身形;为给将逝的少年弹上一曲动听的《秦淮景》去寻找琴弦,却被日本兵那样惨绝人寰地虐杀的豆蔻和香兰,那血染的琴弦啊;为给女儿谋得一张走向安全的通行证,不仅倾家荡产,而且不惜沦为人见人骂的汉奸,只为确认女儿是否能安全逃离并见最后一面,却终惨死在日本人刺刀下的父亲;被神父捡回并在教堂中干杂活长大的乔治,论年龄并不比女学生大多少,在老神父去世后却成了真正的男子汉,悲惨的战争当然不可能让他胜任保护者的角色,可赴死的替代却成了他保证女生安全、回报老神父的唯一信念;穿着女生们的新衣服,露出了少女的童真,娉娉款款一曲《秦淮景》,唱尽了对美好家园的留恋与向往,“我们的‘瞻园里/堂阔宇深呀/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一定会在女生们的未来吧?”穿着神袍的约翰,拿着他入殓师的工具,为躺成一排的秦淮女化着妆,他微笑着慈祥着讲起他逝去的爱女,那个时候他是不是也给爱女化着这样的妆容呢?在约翰精心的描摹下,在玉墨的陪伴协助下,秦淮姐妹完全变身成了烂熳的女学生,坠入到了甜美的梦乡…… 
 
如果梦不被打碎该多好啊! 
 
    惊恐无助的眼神,被踩踏的童鞋,昂扬了士兵的使命;童稚的歌声,拼死的搏斗,焕发了约翰、乔治和秦淮女这些普通人的大无畏情怀。何为生命的意义?铁血柔情,柔情铁血的人们给出了答案:“为了那些曾经的和未来的美好,我愿意——去死!” 
 
    童谣和女生的童声 
 
    当日军大佐在教堂里听到女学生有如天籁的童声合唱,又坐在管风琴边双手敲击键盘,奏响日本童谣《故乡》时,泪水再次涌出。惨死同胞未干的血,让人无心把脉日军大佐的内心世界,只是那纯净的童声,那悠扬无暇的童谣旋律,迸发了人内心无可替代的故乡情怀。 
 
    故乡是什么?是年少时所有所有的美好,是我们成长的记忆,是爱你和你爱的人间割不断的牵挂与情思。可这份美好的念想,会随着破碎的山河,跌落了吗? 
 
  
 
“秦淮缓缓流呀 
 
盘古到如今 
 
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 
 
瞻园里 
 
堂阔宇深呀 
 
白鹭洲 
 
水涟涟 
 
世外桃源呀 
 
......” 
 
  
 
    1937年的那场日本罪恶的侵华战争,夺去了近百万人的生命。其实任何一场战争,对沦陷的城市(不管是南京还是长崎、广岛)而言,都是世纪伤痛;而对活着的人,不管他身居何处,影响的将是整个人生。从这个角度讲,战争——没有正义! 
 
  
 
    今晚,是平安夜。此刻,万籁俱静,月光皎洁。让我们为和平、正义、人性祈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