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床札记:声带术后失音问题

(2011-11-17 12:07:31)
标签:

声带小节

条件反射

发音方法

功能性障碍

暗示疗法

杂谈

    在门诊曾遇到几例这样的病人,做过声带小节摘除术后一个月了,声音还不能恢复正常,仍用耳语说话。患者及家属认为是手术做坏了,要讨个说法。但用内窥镜放大检查,声带完全正常。

  这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是患者本身的原因还是手术没有做好?

 

  声带小节摘除手术后,常规要求患者休声1~2周,一些患者此期间不敢大声说话而用耳语发音。个别患者在此期间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当声带已经恢复可以正常说话时,声音却改不过来,仍用耳语发音。用喉内镜显示系统检查发现,声带表面色泽正常光滑,边缘锐利,启闭正常。经暗示疗法和应用发音反馈纠正患者发音方法,立刻完全恢复了正常。

 

  上面这种情况属器质性病变转变为功能性障碍。人类语言发音需要语言条件反射来完成。成人学习一种新的语种并能较流利地表达,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三四年的功夫。但学习模仿一种简单的发音方法,就容易多了。譬如这类病例,患者术后遵医嘱不敢大声说话而用耳语,短时间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当手术创伤恢复以后可以正常说话时,却已经习惯了耳语发音,患者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而产生了疑问。

 

  讨论发现,这类患者多半比较敏感,谨小慎微,容易受暗示。因此,术前一定要做好医患间的沟通,彼此取得信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