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野掇拾:化学家与雄激素
(2011-10-30 08:36:41)
标签:
生活布特南特澳大利亚雄性激素t淋巴细胞杂谈 |
1931年德国化学家布特南特(Adolf
早在公元前1500年人们就注意到动物和人的胸腺,但并不知道它存在的意义。1961年澳大利亚免疫学家米勒(J.F.A.P.Miller)发现胸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认为胸腺是培育T淋巴细胞的中央淋巴器官。
上世纪70年代,人们注意到胸腺的生长发育随动物和人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形态和功能变化,进而通过试验证明,雄、雌激素均可诱导外周淋巴器官萎缩,而雄、雌性动物去势后均可出现胸腺和脾脏增生。这说明,雄、雌性激素可能对免疫有抑制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临床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女性更容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普遍认为雌激素能加强免疫应答,而雄性激素抑制免疫应答。
1987年山东大学杨帆和他的导师王龙的研究报告显示,雄性激素对免疫功能的作用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即睾酮高剂量时,表现出促进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睾酮低剂量时,表现出T淋巴细胞转化和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变化;而切除睾丸后,动物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B淋巴细胞抗体生成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没有变化。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不能笼统地说雄性激素对免疫机能有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必须注意到使用激素的量以及采用多方面的指标才能说明对免疫机能的确切作用。”
上世纪90年代,雄性激素对免疫功能调节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报告逐渐增多。国外已有很多报告显示,采用雄性激素治疗艾滋病是有效的。有的报告显示,病人的CD4细胞数量增加。
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雄性激素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存在剂量—效应的异质性。相信随着对雄性激素的认识加深,它定会发挥更广泛的医疗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