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野掇拾:蚊子趣话
(2011-07-09 11:01:07)
标签:
南极洲蚊子二氧化碳雌蚊按蚊杂谈 |
有资料显示,在1.7亿年前的侏罗纪就已经演化出蚊子的始祖。而最早的化石证据则发现于白垩纪的岩层当中,大约有现存种类的3倍大。最初演化出蚊子的区域是在现今的南美洲,然后逐渐往北迁徙到劳亚古陆,接着再度往南迁徙到热带地区。现在,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全球约有3000种及亚种,我国有15属33种及亚种。
蚊子的一生经过卵、幼虫(孑孓)、蛹、成虫4个时期。蚊子喜欢把卵产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处。在温暖的季节里,卵大约3天就可孵化为孑孓并开始吃水里生长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孑孓经过蜕皮,最后停止吃东西、活动减少而变为蛹。大约两三天后,蛹又来到水面蜕去皮而羽化为成虫飞出来。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围绕矮树顶、屋檐、窗口或空旷处成群结队地飞,雌蚊看准机会加入队伍,在飞行中很快进行交配。
一只雌蚊可产上千只蚊子
只有雌蚊才吸血,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雌蚊在交配后必须吸血,卵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传播疾病。雌蚊饱吸一次血能产一次卵,一生可产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早期消灭一只蚊子,就等于消灭了几百上千只蚊子。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每次饱餐一顿之后,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
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一般讲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喜欢等待伺机咬人
不同的地域,分布的蚊种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不同蚊种孳生的地方也不相同。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更适合某种类型的蚊子,所以这一地区这样的蚊子就相对多一些。因此蚊子又分为污水型蚊种(在含有机物较多的积水,如污浊的死水、污水、湿耕地及细小器皿孳生)、容器型蚊种(空罐、弃置的轮胎、竹木洞、坑洼孳生)和稻田型蚊种(在稻田、荒田及有水流过的草地孳生;在水池、鱼塘、积水草地及水沟孳生)。
掌握蚊的栖息习性是制定灭蚊措施的依据。
蚊子有些习性是不为人知的。它们喜欢等待,有时候在你必入的房门上一呆就是几个钟头,只要你将房门打开,它们就会迅速跟你进入房内,再伺机咬人。睡在同一张床上的两个人,会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个一口都没被咬,一个却被咬得“遍体鳞伤”。这样的结果与卫生不卫生无关,而是一个人自身的一些特征在起作用。蚊子很聪明,它能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睡着了。人在床上看书时它可能不咬人,一旦你入睡,它立马就飞到你的身边来吸血。
蚊子最青睐胖子和穿深色衣服者
有些人特别容易招蚊子,对此,说法五花八门。有认为蚊子爱叮女性的“性别说”,有认为爱叮光滑白嫩皮肤的“皮肤好坏说”,有认为爱叮性激素分泌水平高者的“性感说”,还有认为爱叮血液甜者的“血液甜苦说”。
但是,这些说法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来证实。
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
劳累或呼吸频率较快的人
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
胖人
男人、健康人
儿童
"願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了解了这些有关蚊子的文字,有时竟使人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蚊子们,苍蝇们,这些人类的宿敌,会不会有一日也知道搬运微型细菌弹,艾滋病毒,恐怖分子一般伺机往人类的门缝里钻---当然,这或许仅仅是黑色幽默,因为到目前为止,这种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掠夺生命的行为,大概还是属于人类的专利。想来如果这脚下的地球也有感知的话,会不会亦恼怒得举起拍子,反击人类这一群嗡嗡作响,贪得无厌的蚊子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