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帖士: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预防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

(2010-02-05 20:57:20)
标签:

听力障碍

听力筛查

新生儿

人工耳蜗

上海市

杂谈

聋哑居残疾之首  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常有语言发育落后、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的问题。而重度或极重度听力障碍儿童由于无法学习语言,必然成为聋哑人。  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1%~0.3%。经过抢救的新生儿,其听力障碍的发病率高达2%~4%。按每年出生2000 万新生儿推算,我国每年有6万先天性聋儿出生。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语言残疾居残疾之首位。  

筛查须始于新生儿  如果听力障碍能被早期发现,并及时配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语言康复训练等,大部分患儿的语言和智力发育可以接近正常水平,其生活质量会优于晚治疗或不治疗的患儿。所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是减少聋哑人的关键。但是传统的高危家庭登记管理办法,只能发现约50%的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常规体检和父母观察,几乎不能在第一年内发现患儿。惟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才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的有效方法。因此,1999年美国儿科学会发表声明,强调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迄今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所有新生儿必须进行听力筛查。  

筛查  诊治该怎样进行    筛查流程  

初筛应在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进行。对初筛没有通过的婴儿,可在出院前再做1次。  

复筛对初筛未通过的婴儿,可在出生42天到接产单位进行复查。  

确诊复筛仍未通过的婴儿,需到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  

干预和随访被确诊的听力障碍婴儿,应由诊治中心给予干预和康复指导,并进行跟踪随访至学龄前。  

诊断方法    初筛、复筛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方法。确诊需采用多种听力学检查方法,如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诊断性耳声发射、声导抗测试、多频稳态诱发电位、行为测听、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手段    配戴助听器轻、中度和部分重度聋儿配戴助听器,可以补偿听力损失。    

植入人工耳蜗重度或极重度聋儿和配戴助听器无效者,需植入人工耳蜗。少数患儿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语言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必须坚持不懈,并需要家长、医生、老师合作完成,其中家长的态度和行为起主导作用。       

新闻链接  据报道,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建立起一个特大型城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干预网络,使之成为国际上迄今筛查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 

   有关2002~2005年的报道,这个网络在上海市共筛查了32万名新生儿,其中永久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46‰。绝大部分转诊患儿在出生3个月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明显改善了中度以上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与认知发育状况,使其达到正常儿童水平,使我国在先天性耳聋的防治领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此,该中心负责参与制定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这位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先天性聋儿,在植入人工耳蜗后第一次听见声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