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月二十八日即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阳(亦称端午)节。两千多年以来,民间一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悬蒲、洒雄黄酒的风俗习惯。
《红楼梦》第31回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虎符(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目前在民间已不多见了,而蒲艾簪门仍在为我们增添节日的气氛。
蒲即石菖蒲,生长于山涧泉流附近,春生青叶,到端午节前后即长30~60CM许,气味芳香,是传统的一味中药。具有开窍、哩气、活血、散风、祛湿之功效。菖蒲油还有平喘的作用。
艾即艾蒿,也是常用芳香类中草药。点燃烟熏能杀灭多种致病菌,并可驱蚊灭蝇。艾叶揉碎可做成艾绒,是中医灸法之必品。
端阳前后,气温渐升,害虫出动,蚊蝇孽生,且传染病亦日益增多,此时蒲艾簪门,可以防止疾病发生。
在端午节,少女还喜欢用彩色丝线缠绕一些小小的“粽子”,下系樱穗,五彩斑斓,煞是好看。或者缝制一些小巧玲珑的香囊,色彩不一,形态各异,诸如鸡心、荷包、金锁、葫芦、菱角、娃娃等等,内置芳香类草药如山奈、仓术、白芷、细辛、荆芥、辛夷等中药,更珍贵的还有麝香、苏合香。制成后,挂于前颈或腰间,则香气四逸,沁人心脾,又有防病健身。古代青年男女常用它表示爱情,传统戏剧《香囊记》就是明证。
端阳佳节,人们也常常在房前屋后及墙旮旯里洒雄黄酒,雄黄酒有解毒、杀虫、祛风、燥湿,又可治疗疥癣和蛇虫蜇伤。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不仅为节日凭添了许多情趣,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