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医药文化的不朽价值(李时珍中医药国际大讲堂)

标签:
李时珍李时珍大讲堂中医药本草纲目张其成 |
分类: 中医文化 |
原题:京交会精彩回顾|李时珍中医药国际大讲堂——张其成解读《李时珍医药文化的不朽价值》
来源:李时珍医药集团有眼公司
人气爆满的李时珍中医药国际大讲堂——张其成讲课现场
李时珍中医药国际大讲堂
——张其成解读《李时珍医药文化的不朽价值》
一
自强不息的人生品质
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随父学医,医名日盛,从34岁开始着手编写《本草纲目》,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历时27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
二
济世救人的慈悲心怀
李时珍一生淡泊名利,不愿求功名,一心为民着想,不顾个人安危,以身试药,如曼陀罗花、蕲蛇等。
三
勇于实践的求真态度
根据历史文献考证,李时珍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涉及天竺、大食、南阳、胡人、蕃人及梵文、佛经中的医药知识。通过调查研究、观察实验,从猎户口中得知虎骨具有强志壮神的功能,从菜农处明确芸苔就是油菜,从工人处学到防止采矿中毒的方法。
四
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纲目分类,特别先进。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60类,每药“标明为纲,列事为目”,每一药名下列8个事项,包括释名、集解、辩题、附方等。《本草纲目》之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条分缕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其分类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性。
张其成最后说:我相信,把李时珍的文化作品用来推动我们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能够助推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
▲会场上受热烈欢迎的国学大师张其成
▲会场上认真做笔记的集团首席品牌官杨明江